東北網7月14日訊 13日5時18分,哈齊客專D5001次試運行動車組列車駛離哈爾濱站,以每小時近250公裡的速度開往終點齊齊哈爾南站。這標志著中國最北高鐵——哈爾濱至齊齊哈爾客運專線開始全線試運行。預計8月,哈齊客專將正式開通運營。3個小時就能往返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這讓乘車體驗的乘客興奮不已。除了能夠在齊齊哈爾吃到大家都熟知的美味烤肉以外,我們還可以一路品嘗到哪些美食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番。
【哈爾濱站】
馬迭爾冰棍
馬迭爾冰棍,是哈爾濱中央大街特色冷飲。馬迭爾品牌(Modern)由法籍猶太人開斯普於1906年在哈爾濱創建,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名稱“馬迭爾”從清朝到民國到解放後,一直沿用未改。當時堪稱“新藝術”的代表作,故名“馬迭爾”,意為摩登的、時髦的,成為早期東北專供社會上層人物棲身和娛樂的場所。到哈爾濱不嘗馬迭爾冰棍,就相當於到了北京沒去長城和故宮,都會被人說白去一回。
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紅腸是從中東鐵路修建後,外國人大量進入哈爾濱,也將肉灌制品帶到了哈爾濱。選料嚴謹,配方考究,加工精細,獨具匠心。首先選用黑龍江這片寒地黑土的優質純綠色的豬肉或牛肉,加入黑胡椒、大蒜等多種調料,經醃制、拌餡、灌腸、煮、熏等歐式傳統工藝精心制作。
鍋包肉

別稱鍋爆肉鍋包肉,原名“鍋爆肉”,是正宗冰城(哈爾濱)美食,出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專用廚師,“濱江膳祖”———鄭興文之手。現在,“濱江膳祖”的曾孫在哈爾濱花園街48號開辦了自己的美食(老廚家),傳承了濱江美食文化獨有的特點。要想吃到正宗鍋包肉,只能在哈爾濱吃得到。
俄羅斯大列巴
大列巴是哈爾濱最有個性的特產,它被稱為哈爾濱風味食品一絕。大列巴之名,鮮明地體現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羅斯語“面包”,因為個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初次見“大列巴”,你會被這碩大無比的面包所驚嘆,作家秦牧當年來哈爾濱有句“面包像鍋蓋”的比喻,說的就是具有百年餘韻的秋林大列巴。
它的體積比半個籃球還大一圈,標准直徑在23-26厘米之間,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淨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裡沈甸甸的,所以一般從哈爾濱帶這特產禮物送人可是禮重情義更重的。美食購買:選擇品牌,秋林食品即可
殺豬菜

殺豬菜,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剛殺好的豬的血脖子斬成大塊煮熟後切成大片放進鍋裡,然後邊煮邊往裡面放已經處理好的乾白菜。加水和調料,等到肉爛菜熟後,再把灌好的血腸倒進鍋內煮熟。
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裡江裡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大慶站】
大慶坑烤

坑烤其實很簡單,只需挖個坑,用乾木柴草在坑裡將小磚塊燒紅,把要烤的食物和燒紅的磚頭混合在一起,放回坑裡,埋上土,45分鍾後挖出即可食用。食物最好用錫紙包上點,烤蛋類一定要用濕報紙包好再烤,否則蛋類會“爆炸”。大慶的鐵東坑烤比較出名,建議想嘗試坑烤的旅者可以去試試。
蒙古村“烤全羊”

烤全羊選用杜爾伯特草原上的肥羊,宰殺後用多種調料煨制,經特制爐具烘烤三小時以上。出爐後的全羊色澤金黃,口感香脆,肉質鮮嫩,濃香四溢。敬獻烤全羊時,由蒙古族司儀唱頌詞,敬獻哈達,氣氛熱烈,場面壯觀,是敬獻賓客的最高禮儀。
【齊齊哈爾站】
燒烤

齊齊哈爾有很多烤肉店,一些齊齊哈爾人家裡自備了烤肉器具,鍋分兩部分,下面是盛炭火的爐子,上面是有眼的鐵蓋,肉就放在蓋上烤。齊齊哈爾烤肉的特點在於,每個家庭中的燒烤拌肉加入的作料不同,造就了多種味道。也促使了齊齊哈爾烤肉文化的發展。
烤肉的主角就是牛肉,還有烤蔬菜,烤蛤蜊,烤地瓜,烤洋蔥,烤魷魚。燒烤的調料有孜然,芝麻,紅辣椒,花生面,黑胡椒,味精和鹽。不同的蘸料可以自己選擇。
齊齊哈爾保留著東北本色,這裡的人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體現了齊齊哈爾的城市文化與齊齊哈爾人的個性。
手把肉
手把羊肉是齊齊哈爾的傳統美食,是將肥羊就地宰殺之後直接扒皮入鍋,然後放入清水鍋裡,不加任何佐料將其煮熟,之後取出蘸醬使用,可以蘸不同口味的醬,因此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特點:肉質鮮美、口感細膩、易於消化。
拔絲地瓜

拔絲地瓜是一道十分適合女士的菜品。在齊齊哈爾,由於生產紅薯,因此這道菜也是在各個大小餐館都能吃到的,成為了齊齊哈爾的特色美食。同時,拔絲地瓜在東北具有重要意義,一般婚宴的最後一道菜都是拔絲地瓜,這道菜一上來就表明婚宴菜上齊了,也寓意著婚後小兩口的日子甜甜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