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7月13日電 俄羅斯總統新聞處13日宣布,俄總統普京當天簽署了設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
根據這項法案,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總面積為3.4萬平方公裡,靠近中國和朝鮮邊境地區,設立期限為70年。自由港將在稅收、海關和檢疫等方面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優惠。這一期限可以延長,也可以提前停止國家對企業活動的扶持措施。俄遠東發展部新聞處說,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將在正式公布90天後,即2015年10月12日生效。
俄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俄方希望拿出這個區域,以保證遠東地區實現快速發展。
普京10日對媒體表示,為促進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開發,俄政府采取了若乾措施,包括建立為投資者提供部分稅收優惠的跨越式開發區,為初創企業減稅,在遠東地區建立自由港,為那些決定在遠東地區投資的企業提供一系列優惠等。他說,俄羅斯歡迎中國企業參與這一地區的開發。
俄官方人士表示,借助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由港地位,中國東北三省在通過海上運輸貨物時將大大節約運輸成本並縮短運輸時間。海上大通道有望實現常態化
2011年11月30日,裝載著22噸木器產品的滾裝船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式開航,這批貨物由穆棱市下城子工業園區裝箱,利用公路運輸經綏芬河口岸出境,預計3天後將運抵日本鳥取縣境港。這標志著我省的過境貨物運輸實現了公路運輸與海洋運輸的無縫隙銜接,一條陸海聯運大通道正式開通。
該通道開通後,將打破原有區域格局,形成環東北亞一體化。自此,我省的糧食、煤炭、木材等大宗貨物都可以開展集裝箱過境貨物運輸。實現我省貨物經俄羅斯遠東港口運送至韓、日、北美的“中俄外”過境運輸,我省貨物經俄羅斯運至我國南方沿海城市的“中俄中”過境運輸,以及外國貨物經俄羅斯遠東港口、中國綏芬河(東寧)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外中外”過境貨物運輸3種模式。最終使黑龍江成為東北亞地區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和貿易中心,環東北亞的經濟中心,把黑龍江打造成為我國對外經貿合作強省,實現陸海聯運大通道和歐亞大陸橋的真正貫通。
專家分析,隨著俄羅斯設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龍江絲路帶”海上大通道將很快實現常態化。
關鍵詞自由港
自由港(freeport)是指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劃在一國的關稅國境(即“關境”)以外。又稱自由口岸、自由貿易區、對外貿易區,這種港口劃在一國關境之外,外國商品進出港口時除免交關稅外,還可在港內自由改裝、加工、長期儲存或銷售。但須遵守所在國的有關政策和法令。
新聞鏈接:陸路通道紅火開通
6月13日上午10時05分,伴隨著一聲長笛,首班哈歐國際貨運班列滿載貨物從哈爾濱香坊火車站出發,穿越歐亞腹地,直抵德國漢堡。以後每周發一班,實現常態化運營,預計到年底開出26班往返班列。
哈歐班列是目前國內多條亞、歐鐵路運營線中最具商業價值的線路。相比海運送達時間短、貨物安全性高;相比空運成本合理,使產銷各方實現“按需排產”和“零庫存”,降低了供需雙方的生產和運營成本。運送時間控制精度更高,運輸節拍以小時計算。對貨物安全做到全程監控和數據化管理。
據了解,目前,哈歐國際物流公司已經落實了兩個月的往返滿額箱量,預計到年底開出26班往返班列,已完成50%基礎貨量的收集。哈歐公司先段集貨覆蓋東北三省、環渤海地區、華北、華東及日本和韓國的主要城市和港口,歐洲段集貨包括德國、波蘭、捷克、法國、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在中國和歐洲之間提供“門對門”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