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16日訊 東北農業大學學生姜天放,用當下最時髦的O2O (線上加線下)模式,創建了“吃在東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下訂單,線下送餐、送水果,短短兩年,“吃在東農”俘獲了三萬粉絲,日營業額最高達5000元。14日,記者采訪了這位“互聯網+”時代的弄潮兒。
“在校生總是面臨‘寢室四人,一共買四個苹果’;‘為了減肥,每晚一根香蕉’;‘想吃水果,又懶得去買’這樣的訴求,而傳統商販都是按斤賣水果的。‘吃在東農’開啟的就是按‘個’銷售、送貨上門的模式,同學們只要動動手指,一根香蕉也給送到。”姜天放說。
大一暑假,姜天放注冊了微信公眾帳號“吃在東農”,他學習了1000多個平臺的開發運營模式,向父母預支了一年的生活費7000元,開啟了第一個線下銷售項目“微信賣水果”,僅一個多月就迎來了過百粉絲。2014年末,姜天放開始做實體店面。“今年清明節,水果倉庫被盜,損失7000多元,水果業務只能暫停,兩個月後,實體店關門了。”姜天放在日記中寫道:“堅守好這一刻,纔能看到下一刻的風景”。6月,重新定位後的“吃在東農”和校內食堂合作,開通了微信外賣項目,學生用微信點餐,“吃在東農”提供食堂送餐服務,收一元送餐費。“作為省內第一家提供食堂送餐服務的電商平臺,新項目在東農瞬間火了,每天有幾百個訂單,水果加送餐,日營業額最高超過5000元。”姜天放興奮地說:“現在微信平臺的粉絲三萬多了,訂過外送服務的有1.8萬人次。以後除了送餐員的辛苦費,利潤全部會以飲料的形式返給同學們。”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