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舒民 侯薇)7月17日,記者在黑龍江大興安嶺森林防火指揮部了解到。在連續高溫、乾旱、乾雷暴活動頻繁等異常天氣條件影響下,大興安嶺林區雷擊火頻發,截止7月17日,全區共發生森林火災36起,火因均為雷擊,共出動撲火人員13006人,當日撲滅率100%。
據介紹,6月15日,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春防結束以來,持續出現高溫、乾旱極端天氣,至7月16日平均降水量僅42.47毫米,尤其是北部林區降水量較歷年均值偏少60 %以上;雷暴活動頻繁,共監測落雷信息達18000餘次,落雷范圍覆蓋黑龍江大興安嶺11個縣區局。特別是進入7月份,全區氣溫急劇昇高,平均溫度20.6℃,較歷年均值高0.23℃,最高溫度達35.7℃;受氣溫影響與黑龍江大興安嶺處在相同緯度帶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也相繼發生多起森林火災。
7月11日-12日,大興安嶺林區出現雷擊火集中爆發態勢,僅2天就發生9起雷擊森林火災,涉及5個縣、區、林業局。林火發生後,各瞭望塔均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情,及時報告。大興安嶺地區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臨火場一線指揮。地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立即啟動《處置集中爆發森林火災預案》,安排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M-171直昇機和塔河航空護林站K-32直昇機進行吊桶灑水滅火作業,同時就近調動2681名撲火隊員進行撲救,所有參戰隊伍快速反應,克服高溫、山高、林密、火猛、偃松林撲打難度大的實際困難,均於當日完全依靠人力在短時間內撲滅了危險性極大的森林火災。為及時撲滅森林火災提供了有力支橕;發生火災縣區林業局立即啟動《撲火預案》,快速反應,重兵投入,科學撲救,為快速撲滅山火提供了前提和保障,避免了小火形成大災。
大興安嶺林區結合持續高溫,無有效降水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的實際,地區黨政主要領導多次批示,地區森林防火指揮部先後2次下發關於做好夏防工作的緊急通知,並決定自7月14日起全區進入夏季森林高火險期。要求各地繼續堅持24小時值班,瞭望塔、檢查站人員不撤,專業隊不解散,並且加大預警巡護和瞭望監測的力度,在重點雷擊區、野外入山人員較多區域合理派駐靠前駐防隊伍,武警森林支隊緊急調集871人分別在漠河縣、圖強林業局、塔河縣、呼中區靠前駐防,全區靠前駐防隊伍達65支2340人;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M-171直昇機在圖強林業局靠前駐防,載人巡護,塔河航空護林站K-32飛機在發生火情第一時間實施吊桶滅火作業,做到有火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撲救,確保實現“打早、打小、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