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5日訊 非應屆畢業生今後憑合同就能辦理報到落戶啦!日前,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將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指標,納入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通過幫助小微企業進行專利創業,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等措施,進一步做好我省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
非應屆畢業生取消改派環節
《意見》提出,鼓勵各類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當年的見習補貼標准由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的50%上浮到60%。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在畢業離校前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
各級公共就業人纔服務機構要免費提供人事、勞動保障代理服務,取消非應屆畢業生調整改派環節,非應屆畢業生可憑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或用人單位錄(聘)用通知等就業材料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辦理報到和落戶。
就業困難人員可申請貼息創業貸款
凡有創業要求並符合一定條件的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可在創業地申請2年期最高額度為10萬元財政貼息的創業擔保貸款;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創業的,按人均10萬元、實際貸款人數和額度分別給予2年期的擔保貸款。對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各類就業困難人員達到企業員工30%以上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為期2年、最高不超200萬元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貸款基准利率50%給予貼息。
創業失敗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的,視其生產經營和家庭收入情況,按照規定給予6至12個月的救助漸退期,在核算家庭收入時,可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創業人員創業失敗,生活陷入困境,符合條件的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促進就業創業還有以下措施
●鼓勵向小微企業免費實施專利許可
政府采購計劃預算總額的30%以上應專門面向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將閑置專利向小微企業許可轉讓,向小微企業低成本或免費實施專利許可,幫助小微企業進行專利創業和專利二次開發。
●承諾不裁員企業可申請穩定崗位補貼
在我省參加失業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生產經營困難、向社會承諾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可以申請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定崗位補貼,用於富餘人員生活補助、單位及職工社會保險補貼或轉崗培訓補貼。
●畢業生到扶貧縣工作試用期執行定級工資
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業,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的,試用期可直接執行定級工資,試用期滿後工作2年以上不滿3年,級別工資高定1個檔次,滿3年以上,級別工資再高定1個檔次。
●基層專職武裝乾部全招退役大學生士兵和轉業軍官
在全省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時,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定向考錄退役大學生士兵,考錄數量為當年符合條件退役大學生士兵人數的10%,基層專職武裝乾部要全部在退役大學生士兵和轉業軍官中招錄。
●公益性崗位優先保障零就業家庭
公益性崗位應優先保障零就業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確保困難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女滿45歲、男滿55歲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就業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定額社會保險補貼。殘疾人創業,殘疾人就業保障資金可給予不超過2000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