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7日訊 隨著國家對“三農”和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加大,過去貸款難的中小微企業成為銀行的“新寵”,尤其是信譽好的優質中小微企業,更成為銀行爭搶的對象。這也讓大慶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慶市中小微企業貸款增加36.2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84.8%,微型企業貸款增速高達169.3%,遠高於貸款7.1%的增速。
超八成貸款流向中小微企業
“我們6月份申請的貸款,擔保公司和銀行的手續加在一起,10多天時間就拿到了500萬元貸款。”位於肇州縣的某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中小微企業貸款比以前容易了,經常會有銀行信貸部門的人員上門來推銷自己的貸款產品。
據他介紹,他貸款主要是為了購買生產用的原材料。近幾年,由於企業信譽良好,銀行每年都能給他們一定數額的貸款。
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微企業對大慶市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為中小微企業“輸血”,幫助他們發展壯大,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大慶市各金融機構也不斷將自己的信貸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一些銀行還把自己的扶持重點放在了中小微企業上,專門成立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並通過簡化貸款流程、加強金融產品創新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添動力。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讓大慶市中小微企業貸款在全部貸款的佔比連續3年超過50%,而且微型企業的貸款也在迅速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大慶市中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6.2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84.8%,微型企業貸款增速高達169.3%。
中小微金融產品和服務呈多樣化
大同區五大戶屯板藍根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農商行的“種植合作社貸款”產品拿到了300萬元的貸款。
大慶市某物業公司,通過龍江銀行的“物業貸”產品拿到30萬元的貸款。
大慶市某商超內的商戶周先生,通過哈爾濱銀行的“小企業商超貸款”產品拿到了60萬元貸款。
……
據了解,為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目前,大慶市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呈現多樣化,已經從過去發放貸款的單一模式轉變為提供便捷結算、財富管理等多種綜合型金融服務。同時,各大銀行也紛紛對中小微企業金融進行了創新,開發了一系列的金融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各金融機構推出的中小微企業金融產品有20多種,而且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和細化,越來越有針對性。
比如,廣發銀行小企業中期流動資金貸款,是銀行對優質小企業客戶發放的以房產作為抵押,單筆最長3年,金額最高3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而“賣場貸”業務,是廣發銀行專為在百貨商廈、超市及各類專業市場中經營的小企業商戶量身打造的。還有建設銀行的“速貸通”、“成長之路”小企業信貸業務,龍江銀行的無抵押、無擔保微小貸款和農業產業供應鏈貸款,昆侖銀行的“石油石化產業鏈保理業務”,都大幅提高了融資便捷性。
全民創業金融需求仍難滿足
盡管大慶市對中小微企業資金支持力度逐漸加大,但貸款的普及面還不夠,傳統的產品和業務仍然佔很大比重,難以滿足全民創業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全民創業熱潮襲來之後,市民創業熱情高漲,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這對大慶市金融機構的服務和產品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大慶市中心支局局長鄭寶利表示,經濟金融密切相關,良好的經濟環境是金融業的發展基礎,盡管金融機構體制特點和業務方向各有不同,但都應把支持全民創業、促進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昇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爭使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全部各項貸款增速。
同時,金融機構要深入研究全民創業金融需求特點,根據創業主體不同經營模式和現金流特點,制定實施細化的信貸政策,為其量身定制融資產品。要創新開展“創業風險投資+信貸”、小微企業集合信托、供應鏈融資、知識產權質押、收益權質押、訂單融資、倉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大型農機具抵(質)押等業務,以金融的先行,帶動全民創業提檔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