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7日訊 預付多,優惠多,不少消費者覺得這種促銷劃算,但殊不知是這種心理讓經營者有空可鑽,大發昧心財。
近日,市消協接到了年已80歲伊大爺的投訴電話,稱其近日到某洗浴中心洗澡,發現門上貼了一通知,稱澡票於7月20日到期,伊大爺手裡還有15張澡票沒有使用,但找到經營者退多餘的澡票時卻遭拒。
無獨有偶,孫女士也到市消協投訴,反映其今年4月份在齊市某美發店花800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其間只使用了一次,今年6月份去該美發店消費,卻發現該美發店變成肉鋪了,撥打經營者電話也打不通了。
據了解,近幾年來,一些服務性行業流行預付款消費,像擦鞋、桶裝水、美容美發、餐飲、洗車等,預付款消費中經常出現商家『蒸發』,經營者任意制定會員卡使用規則,使用『最終解釋權』等格式條款單方限定消費者的權利,商家承諾的服務、打折不予兌現等信譽質量保證難、虛假承諾兌現難;攜款逃逸追款難等問題。
通過上述兩起投訴案例,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要慎重,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選擇各類服務預付款消費卡時首先要理智,應選擇有合法經營手續、信譽度高的商家,再者買前仍應慎重考慮必要性。
二、對商家的口頭承諾不要輕易相信,若消費額度較大、期限過長,或確實需要大額的預先付款的,一定要簽訂書面合同並詳細閱讀合同內容,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同時要注意商家有無價格虛高,折扣名不副實等欺騙消費者現象。
三、發生消費後,要詳細填寫服務次數,消費者要針對可能出現的糾紛、退卡、違約等事宜與商家當面協議明確。
四、向經營者索要相應的發票、信譽卡等消費憑證並妥善保管,一旦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消協和有關部門投訴,涉嫌詐騙的應向公安部門報案,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