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擁有全國唯一『黃金水脈』的克東縣,歷年來致力於天然蘇打水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的開發利用,為此天然蘇打水資源保護辦法、天然蘇打水產業發展規劃等強有力措施紛紛出臺。今年,克東縣又投入巨資,打造新的城鎮地上水源地,以加強天然蘇打水資源保護力度,促進天然蘇打水產業和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中國天然蘇打水之鄉,克東縣是目前中國境內唯一發現擁有天然蘇打水資源的區域,也是是繼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發現天然蘇打水的地區。克東鎮正處於天然蘇打水產業開發帶的核心區。因此,建設城鎮第二水源地,對於保護利用好天然蘇打水資源和蘇打水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前,記者在克東縣克東鎮第二水源供水工程建設現場看到:伴隨著大型機械的轟鳴,工人正緊張的進行著施工。施工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於6月25日開工建設,利用近期晴好天氣,施工方加班加點,搶抓施工進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確保工程如期完工。預計到今年底,輸水管道和取水泵站的建設任務將全部完成。
據介紹,克東縣地下水資源貧瘠,埋藏深,成井難,出水量小。目前的城鎮供水系統始建於1973年,以地下水為供水水源,原供水能力為1500噸/日,經擴建現供水能力為10000噸/日。由於多年來使用地下水,開采量大於補給量,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克東鎮地區已出現明顯地下水漏斗。作為全縣的中心城鎮,克東鎮現有人口5.5萬人,周邊輻射人口約20萬人,隨著近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規模日益擴大,人口逐年增加,生產生活用水量不斷加大。根據克東縣城鎮發展規劃,克東鎮到2020年人口為10萬人,供水規模為32000噸/日;到2030年人口為17.5萬人,供水規模為50000噸/日。因此,僅僅依靠地下水已無法滿足克東縣未來發展需要。
總投資1.25億元的克東鎮第二水源供水工程項目,是近年來全縣較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省委督辦項目。建設第二水源地,用地表水源替代地下水,既是基於滿足克東未來城市發展需求的考慮,也是保護克東縣地下蘊藏的天然蘇打水這一珍稀資源的科學舉措。
在克東縣水務局記者了解到,克東鎮第二水源供水工程以境內的玉崗水庫為水源,水庫水通過泵站加壓後,由輸水管道輸送到克東鎮,經淨化處理後進入城鎮供水管網,用以補充克東鎮生產生活用水。工程設計日供水規模為近期1.2萬噸、遠期3萬噸。建設內容包括取水水源、輸水、淨水廠和配水管網四部分工程,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膜處理淨水工藝,可過濾掉水中所有的分子結構以上的成分,無需加注化學藥劑,處理效果好,而且無藥物殘留。
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克東縣成立了由縣委主管領導擔任組長、由縣政府主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發改、水務、國土等各成員部門各司其職。克東縣還嚴把招投標關,從40多家投標企業中確定了三戶施工企業和一戶監理單位。克東縣水務局選派專業人員與中標監理單位共同對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進行監督,以保證工程高標准、高質量、安全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