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裡,有公路、鐵路兩個國家一類口岸,轄區面積460平方公裡,人口20萬。
——通商歷史悠久,極具發展活力的國際口岸。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後,曾與海參崴、哈爾濱得到同步發展,俄、日、英等多個國家使節齊至,商賈雲集,時稱『旗鎮』、『國境商都』。1975年建市;1992年被國家批准為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同年設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2009年國務院批准設立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2011年被確定為『省直管』試點市。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木業之都』、『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被國家確定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特色發展之路18個典型地區之一』。近年來,在《國務院關於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若乾意見》、《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開發開放的若乾意見》等多個國家重點規劃中,列入綏芬河超過50次,居全省各縣市首位。
——打通龍江出海口,貫通龍江絲路帶的重要樞紐城市。地處綏(綏芬河)-滿(滿洲裡)歐亞大陸橋重要節點,距俄遠東最大鐵路編組站烏蘇裡斯克120公裡,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20公裡,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裡。經綏芬河口岸,向東經俄港口群可聯接日、韓、北美及太平洋沿岸國家,向西經滿洲裡可直達莫斯科和歐洲腹地。綏芬河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一極,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被列為重點推進園區。
——對俄貿易和戰略資源、能源、原材料進口的重要口岸。1993年至2014年,累計進口木材8254萬立方米、原油和成品油3290萬噸、鐵礦砂1628萬噸、肥料1474萬噸、煤炭555萬噸、紙漿497.5萬噸,貨值410億美元,為彌補國內資源類物資緊缺,調劑市場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1987年至2013年,累計向國家上繳關稅12億元、進口增值稅85.3億元。2011年至201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312.2億美元,佔全省(1538.8億美元)的20.3%。境外投資達175項,總額近11億美元,遍布俄羅斯十幾個州區。
——中俄區域文化交流活躍、人員往來頻繁的友誼之城。2013年,綏芬河市正式被國務院批復為中國首個盧布使用試點市。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允許一種外幣在中國某個特定領域行使與主權貨幣同等功能。綏芬河市盧布市場年流通量達240億,享受俄公民免簽入境政策,年進出境游客近百萬人次。民貿市場年交易額超百億元。與俄方各界建立了深厚穩固的合作關系和良好的人脈關系,與俄羅斯17個城市及日、韓9個地區開展常態化人文交流,建立國際友城17對,被譽為『會說俄語的城市』。俄羅斯總統普京為綏芬河題詞:『俄中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王岐山同志曾高度評價:『綏芬河在中俄友誼關系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又是新時期中俄邊境蓬勃發展的象征』。
——生態良好、宜游宜居的避暑城市。城市森林覆蓋率達79%,空氣負離子濃度平均值在15000個/立方厘米左右,最高值達24000個/每立方厘米,被譽為天然『氧吧』。夏季氣溫平均22.5攝氏度,宜人度指數9.0,是清涼夏日的避暑新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