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8月29日電(記者李建平 馬曉成)位於黑龍江省東北角的雞西因煤而生,是中國重要的煤炭城市。雞西煤炭開采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然而,百年的開采中有十多年是日本侵略者進行的。
“根據史料統計,從1933年日本人侵佔雞西到1945年戰敗投降,在12年的時間裡,侵略者共掠奪雞西煤炭達2000多萬噸,居偽滿地區30多個煤礦前列。”用了大半輩子研究雞西煤礦歷史的雞西礦業集團史志辦退休職工李叔亮說。
據李叔亮從多方面了解到的情況,當年日本侵略者把從雞西各煤層采出的煤樣,送“滿鐵”和“滿炭”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結果發現大部分是高度瀝青煤,是發熱量在7000大卡以上的制鐵用焦好原料。也正因此,日本侵略者把雞西視為完成“東亞共榮圈煤炭自給自足”重大使命的生產基地,對雞西的煤炭資源進行了肆無忌憚的掠奪。
為了加速搶掠煤炭資源支橕戰爭,日本侵略者在雞西地區實行了“以人換煤”政策,采取招、騙、抓、派等辦法,獲取了大量廉價勞動力。這些礦工在毫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被驅趕到井下作業,許多礦工丟掉了性命。據《城山煤礦志》記載,“僅從1938年12月至1945年8月的6年時間裡,這個煤礦就有6300名礦工死亡。”
為了進一步榨取礦工勞力、防止礦工逃走,侵略者還指使把頭、監工對礦工施以暴行,用皮鞭和電纜線抽、坐老虎凳、用燒紅的烙鐵燙、扔狼狗圈裡讓狼狗咬食、跪三角鐵、灌辣椒水、往頭骨裡釘釘子……
據侵華日軍雞西罪證陳列館館長張桂芹介紹,非人的對待導致了大批礦工死亡。為了處置礦工的遺體,侵略者甚至在當地修了5座煉人爐,每天煉幾十具屍體。由於死亡礦工數量增長太快,侵略者索性用馬車把成垛的屍體運到山溝裡隨處丟棄,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座“萬人坑”。
“從雞西滴道‘萬人坑’挖掘出的屍骨,有的顱骨上釘著釘子,有的太陽穴被銳器擊碎,有的雙手還綁著鐵絲,不少屍骨還戴著鐐銬……”張桂芹說。
七十年後的雞西市早已走出戰爭陰霾。然而,行走在雞西市滴道區的老城區,煉人爐、洗煤廠、發電廠等日偽建築,作為日本侵略者罪證已被永久保留了下來。盡管試圖篡改歷史的“雜音”仍在不時出現,但不論雜音音量多大,也不會撼動這些歷史罪證,更不會改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