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率先走出綠色化轉型發展之路
2015-09-09 08:31: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率先走出綠色化轉型發展之路

    中共伊春市委書記高環

    黑龍江日報9月9日訊 今年6月,省委書記王憲魁在伊春調研時提出,伊春“要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帶頭作用”。這既是對伊春發展建設的新定位,也是對伊春應常態提出的新任務,更是對伊春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個”定位,切實擔當起這一歷史使命。始終堅持以“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基本方針為指導,以“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為根本遵循,以綠色化思維、互聯網雲思維、資本金融思維、法治思維為基本方法論,立足伊春獨特的生態優勢,從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出發,科學選擇符合自身特點,不照搬照抄別人的發展路徑,那就是以生態為主導,向綠色要效益、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業創新要收益,走生態與經濟融合、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轉型發展的新路,讓伊春的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讓伊春的環境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第一,突出生態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首先要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必須統籌治理”的理念,管護好森林,保護好濕地、河流,珍愛野生動物,維護小興安嶺自然生態的完整性。堅持天然更新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相結合,加大珍貴樹種營造比例,加大針闊混交林營造比例。加快生態移民,最大限度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和消耗。強化水土流失治理和礦區植被恢復,促進自然生態復原。繼續實行生態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建立健全領導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完善生態建設考評機制,提高生態保護的制度約束力。

    第二,強化生態與經濟融合,加快推進綠色化轉型發展。在產業結構優化上,著力構建以森林食品北藥、森林生態旅游和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為主導,以木材精深加工、清潔能源等為補充的3+X產業體系。在加快產業昇級上,抓住產業鏈這一關鍵環節,大力推動三大特色產業昇級。

    森林食品北藥業主要圍繞“紅藍黑黃+林藥+林畜”6條優勢產業鏈,做大匯源、黑尊、中盟等龍頭企業,促進“龍頭+基地+農戶+平臺”模式廣泛推廣,加快推進互聯網+森林食品行動,運用大數據,做大基地、做強龍頭、做優品牌、做好營銷,推動森林食品北藥業向高端化昇級,努力打造“中國森林食品之都”。生態旅游業主要圍繞旅游總體規劃,引進大型旅游集團,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核心景區,推出精品線路,加快推行互聯網+旅游模式,推動旅游產業昇級。冶金建材礦產開發業主要是引導企業向集約化、綠色化、全產業鏈昇級,把鹿鳴鉬礦打造成中國北方最大的集采選冶於一體的大型企業。

    第三,著力以轉型倒逼改革,以開放助推發展。改革重點是破市場壁壘之弊,立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之制,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讓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協同發力。破行政審批過多之弊,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制,抓好簡政放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破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之弊,立綠色化發展之制,加快林業綜合改革,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深入探索森林碳匯交易、活立木交易等林業資本化運營方式,打開社會資本進入林業渠道。還要把堅持以互聯網雲思維、資本思維關注新產業、新業態,圍繞資源開發和合理利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做到引資引智一起要、資本和管理模式一起引。

    第四,堅持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切實提昇林區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始終把提高林區職工收入作為使命擔當,守住收入底線,引導林業職工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家庭經濟、旅游服務經濟等創業型經濟,多渠道增加經營性收入,讓百姓腰包盡快鼓起來。堅持以產業吸納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落實國家和省鼓勵創業創新政策,扶持電子商務等新經濟業態孵育、壯大,發揮翠巒小微企業創業園等創業基地作用,努力培育更多伊春“創客”、“微商”、“眾創空間”和小微企業。

 

 

責任編輯:呂博

【聚焦】『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市委書記筆談專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