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融資擔保機構核心功能 解決特定行業融資需求
合理確定費率標准推動 我省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充分發揮融資擔保機構在提高貸款便利性、補充銀行基本信貸業務方面的重要作用,18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促進全省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工作。
在聽取省金融辦、省財政廳、省銀監局、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情況匯報及有關銀行和融資擔保機構意見建議後,陸昊指出,省政府對企業資金支持的總體框架有三種主要方式:一是采取准則主義,根據不同階段、不同目標要求對達到支持標准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支持;二是政府設立引導基金,用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給予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等不同方式的股權資金支持;三是從債權融資角度對企業給予支持,主要是提高企業與銀行之間的貸款可行性,補充銀行基本信貸業務,特別是針對一些特定行業給予有益補充。近年我省融資擔保行業積極探索,有良好的工作基礎,但也存在著融資擔保機構數量雖多但規模小、通過融資擔保機構獲得銀行貸款餘額僅佔全省銀行貸款餘額的3%、擔保費率特別是民營融資擔保機構的費率普遍偏高、部分民營融資擔保機構行為不規范等問題。省金融辦要與省銀監局等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推進融資擔保行業發展。
陸昊強調,融資擔保機構的設立和業務開展要有側重點,重點支持銀行正常信貸業務以外、缺少擔保方式、貸款難的特定領域,如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小微企業、大學生創新創業、“三農”及若乾領域產業化中期的資金需求。融資擔保機構要設計合理的商業模式和擔保費率標准,特別是國有融資擔保機構必須鎖定基本費率,民營融資擔保機構要按照相關規則明確費率上限,避免在解決“融資難”時出現新的“融資貴”問題。
陸昊強調,近期要集中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定我省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規范性意見,規范和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二是省政府繼續做好引導、規范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工作,在已經確定出資20億元設立農業擔保資金的基礎上再出資10億元,用於吸引國內大型融資擔保公司在我省合資設立新的融資擔保機構,增大擔保資金規模,並根據擔保餘額總額與擔保代償的倍數關系對現有業績突出的融資擔保機構補充資本金。三是國有融資擔保機構要集中力量解決農業、大學生創新創業、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小微企業等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四是加強對融資擔保機構監管,所有融資擔保機構的信息都要在相關監管部門網站上及時、准確、透明發布。
省委常委、副省長郝會龍,中省直有關部門及19家銀行、13家融資擔保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