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海林『林海映山紅』黨建品牌響當當
2015-09-23 10:20: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金海龍 趙泰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9月23日訊 傍晚,海林市公安局政工科長邵紅兵的手機響起,一條來自日本“一切順利,請您放心!”的微信,讓他感到很欣慰。付洋這名從海林農村走出來的貧困學生,從高中開始就牽動著大家的心,多年來,通過乾警們熱心幫扶和自己勤工儉學的努力,付洋不僅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還遠赴日本留學。

  近年來,海林市黨建工作以服務群眾為主要任務,不斷增強黨建工作實效性。通過聯系實際,努力探索和創新,把基層黨組織建成了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堅強堡壘,為建設幸福海林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實施“牽手工程”共築致富路

  走進海林市,遠近聞名的城中蔬菜村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聽到最多的就是“強村聯弱村”、實施“牽手工程”的動人事跡。

  2013年5月,海林市實施“牽手工程”,由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牽手幫扶永安村。帶著30多年的治村經驗,竇乃興對准該村存在的村“兩委”班子不和、黨員凝聚力差、村務管理混亂、產業發展緩慢四大“頑癥”,開出了“幫思想,促和諧;幫隊伍,強素質;幫立規,強管理;幫產業,促發展”四劑“良方”,使他們提高認識,消除隔閡,改善了村容村貌,做大了富民產業。

  由於竇乃興具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市委多次派他“救火”,用強村帶動了泡子村、江頭村等弱村。同時,該市還積極組建以“黨員+大戶+農戶(困難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村“黨建致富鏈”,由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聯系農戶(困難戶),進行產業扶持、幫解難題,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全市1800多名帶動能力強的黨員參加活動,服務農村群眾2000多人次。

  實施品牌引領貼心服務群眾

  今年夏天,在海林火車站附近的安居小區,170多名低保戶感受到了溫暖:“林海映山紅志願者聯盟”便民服務隊為他們提供免費體檢、理發等上門服務,為許多行動不便者解決了生活難題。

  為激發各領域黨建工作活力,今年海林市實施了“林海映山紅”黨建品牌引領工程,引導各級黨組織搭建服務群眾的平臺。他們以機關在職黨員為主體,組建了“林海映山紅志願者聯盟”黨委,下設愛心、便民、醫療、宣教、文化5個黨支部,將每雙月第二個周四確定為“志願者活動日”,集中組織大型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義診、免費理發、免費驗光、政策法規宣傳等貼心服務。

  在11個城區社區,該市開展了黨建“一區一品”創建活動,結合在職黨員服務社區,打造了“書香朝陽”、“助困服務營”、“守望行動”等社區黨建品牌。同時,他們還創辦了“社區百姓大講堂”等學習陣地,從文明禮儀、國學文化、健康養生、居家休閑等方面進行培訓,提昇了居民素質,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

  “三進三聯三促”駐點結對幫扶

  20多年來,由於水井淺、水質不好,海林市長汀鎮雙豐村許多農民的牙齒都變黃了。去年幫扶雙豐村的海林市公安局了解情況後,馬上聯系市水務局,跑省水利廳申請項目,幫助村裡重打了一口深井,解決了全村百姓吃水的大問題。

  為加快建設“幸福海林”,該市堅持把理論學習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建立完善了市級領導聯系鄉鎮、領導乾部下基層等制度,堅持開展“千名乾部下基層”、“三進三聯三促”等活動,組織動員各級乾部帶著責任和感情,深入一線密切聯系群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去年,結合開展以進農村、聯農戶、促增收,進社區、聯居民、促和諧,進企業、聯職工、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三進三聯三促”活動,該市組織17個市直部門結對幫扶軟弱渙散村,並選派1名班子成員兼任幫建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進行駐點幫扶。一年多來,他們為軟弱渙散村(社區)協調物資16.9萬元,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14個。

  近年來,海林先後獲評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市委,全省“創業、創新、創優”先進市委,牡丹江市創先爭優暨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市委。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