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25日訊 24日,周恩來最小的侄女周秉建來哈,在哈爾濱商業大學做了一場名為《周恩來總理的家風與家規》的講座。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周秉建,深情談到伯伯周恩來對晚輩的教育,談起他們日常生活的點滴。
教育她不能搞特殊:不許提及是總理的侄女
在周秉建的印象裡,伯伯周恩來工作起來是沒有鍾點兒的。“我們從小就知道,說話走路都要輕輕地,不能大聲喧嘩,為的是不影響他工作。我住在西花廳時,常常是在早飯後纔看到他‘下班’。雖然他工作繁忙,但為了我們的教育,還是百忙之中抽出兩個周末的時間給我們開家庭會議。”在周秉建的印象中,伯伯周恩來心裡裝的全是國家和老百姓的事兒。
“當年我還是個不滿12歲的小學生,我清楚記得他告誡我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不允許家人提及跟他的親屬關系,不能搞特殊化。”周秉建說,伯伯的這句話她至今都銘記在心。
鼓勵她追求夢想:聽從伯伯意見脫下軍裝上大學
1968年,不滿16歲的周秉建到內蒙古下鄉,這一呆就是近30年。“這期間軍隊招兵,我順利入選。我穿軍裝高興地回北京見伯伯,他卻勸我‘你能不能脫下軍裝,繼續當牧民。’”我當時腦袋“嗡”一聲,蔫蔫的很不高興。伯伯繼續說:“能夠挑選你來當兵參軍,還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你看你爸爸現在還是被關押,按照我們國家的征兵條例,規章制度是不允許的……當時我就哭了,但還是聽了伯伯的話回到牧民中間。”
1975年春天,周秉建和周恩來通了一個電話,“我說我想到內蒙古上學,他說好啊,一定要學習掌握好蒙古族的語言和文字。”周秉建隨後到內蒙古大學就讀蒙古語言文學系,但此時周總理已臥病在床,而這通電話就是她最後一次聽到伯伯的聲音。“大學第一個學期的寒假時得知伯伯逝世,我急忙回北京趕上了最後一天吊唁。”周秉建說,伯伯的教導影響了自己一生,她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將總理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