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0日訊(劉曉峰 記者 孫曉銳 郎艾迪)2015年是八面通林業局落實省森工總局“產業轉型三年攻堅戰”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八面通林業局大膽求實創新,以開放性的思維,切實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項目優勢、經濟優勢。憑借去年產業發展經驗的積累,今年重點打造“一個立局項目,四大產業基地”,實現產業轉型的大跨越。
八面通林業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將礦泉水作為立局產業。自黑龍江虎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來,“沸石冷礦泉,深層循環,自然湧出”成為虎泉飲品的獨特標簽。去年還榮獲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大會指定用水這一殊榮。近兩年來,林業局先後投資1200萬元對礦泉水廠進行昇級改造,廠房建築面積已達2000平方米,年產精品礦泉水100萬箱。今年,為適應市場需求,林業局決定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將商品重新包裝、定位,以“重在用戶體驗”為核心,推出甘溝冷礦泉系列產品,以獨特的六種包裝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建設省內首屈一指的萬畝沙棘林基地。經過科學系統的論證,今年,八面通林業局依托林地優勢,大面積引進沙棘栽植,在三星經營所打造近萬畝沙棘林基地。今年5月初,八面通林業局開展“百人會戰”,集中人力、物力上山造林,在營林科、多種經營局等相關部門的跟蹤指導下,僅半個月時間8000畝地近80萬株沙棘苗全部栽植完畢,這也標志著大果沙棘正式“入住”八面通林區。該項目建成是省森工林區乃至全省最大的沙棘林基地。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加強與牡丹江林業科學研究所合作,搭建政產學研合作平臺,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斷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八面通林業局在枯河溝經營所建立“龍榛二號”示范園區,推廣大榛子新品種。目前,位於枯河溝經營所的200畝“龍榛二號”示范園區已經成型,另在大嶺建設了50畝育苗基地,並於今年五月初組織人工進行苗木定植,總計1.9萬株。下一步將以八面通林區為“樣板”對外推廣“龍榛二號”,同時培養一批技術人纔,用於指導種植戶種植生產。
依托林地資源,打造特色農業。去年,八面通林業局首次引進紅芸豆種植項目獲得成功,以訂單農業模式為職工提供紅芸豆種子500公斤,先後在光義、幸福、紅房子等14個單位,發展種植戶60餘人,推廣種植紅芸豆800餘畝。在去年試種植的基礎上,今年,八面通林業局與外地多家農產品收購商洽談合作,種植紅芸豆3800畝,林業局專門派出技術人員在播種、打藥等環節進行指導。目前,紅芸豆作物長勢良好,預測畝產可達400餘斤,畝產值1000餘元。
與時俱進,著眼新型經濟作物。甜葉菊種植是近幾年我國新興起的農業項目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植物糖精。經過前期考察,八面通林業局將甜葉菊作為“四大產業基地”之一重點推進。今年五月份,八面通林業局委托穆棱市新綠洲育苗有限公司開始育苗,並收購2100萬株優質苗,在懸羊、七家子、純盛經營所進行栽植,總面積達1000畝。目前估算,甜葉菊平均畝產可達450餘斤,經濟效益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