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9日訊 昨日轟鳴作響的油鋸、運材路上疾馳的運材車與堆滿原木的貯木場已成為歷史,喊了半個世紀的“順山倒”號子,隨著“停伐”的一聲號角被封存在了白山黑水間。面對全面停伐,伊春市伊春市紅星區以抓黨建作牽動,大力開展“創業創新”活動,優秀的擔當型乾部和雙帶型黨員帶動林業職工們一起紛紛放下斧鋸,共同投入基層轉型創業發展的大潮中。近日,記者深入伊春市紅星區基層林場,真切地感受了黨員乾部示范引領的創業熱潮。
做百姓致富的“及時雨”
“我種植平貝已經30多年,如果沒有林場領導的鼓勵,大面積的平貝種植早就在2006年平貝價格急驟下滑時就停止了。看到因虧損嚴重而一蹶不振的我,林場領導幾度為我做思想工作,送技術扶持。我又振作起來重新過上了好日子。”清水河經營所平貝種植戶王傳忠說。
在停采、轉型的大背景下,清水河經營所領導班子將“平貝戰略”作為緩危解困的根本措施,完善“支部+合作社+基地+帶頭人”的黨建模式,成立平貝生產協會。針對部分群眾怕政策變不敢種、怕市場萎縮不願種的情況,伊春市紅星區領導班子帶頭實施“安民”工程,通過全區副處級以上領導乾部集資入股的辦法,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領導乾部平貝示范基地,使廣大乾部群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職工們種植平貝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黨員乾部也紛紛行動,在全區范圍開展“黨員種植平貝示范戶”活動,建立黨員示范基地。清水河經營所退休黨員滿金玉、工會主席趙常太等黨員乾部成立了義務科技攻關小組,幫助解決生產加工中的難題,共產黨員何福生、秦瑞久等人義務為職工群眾送技術、送種子、送農藥。
現在,清水河經營所已經成為伊春市紅星區開展“全民”工程的龍頭,樹立一個、帶動一批、全面鋪開的“學清水”活動已經如火如荼。清水河人靠種植平貝致富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事例,使廣大職工群眾從觀望、眼熱、心動到大范圍種植,全區順利地完成了發動、引導到全面鋪開的過程。全區三分之二的家庭、林區90%的職工種植平貝,每戶種植戶年均收入達到3萬元。同時,全區上下已經著手研究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借助伊春北藥祥鋒植物藥有限公司,研制平貝的終端產品。與國藥集團上海健康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已達成意向性生產平貝
系列產品的協議。
做群眾冷暖的“貼心人”
農田裡,一排排白色的袋子整齊排開,這便是五星河經營所發展的黑木耳產業。“再等些時日,秋木耳就可以摘了!如今,每年種植木耳十萬袋以上,純收入15萬元,這樣的規模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黨員井慶民告訴記者,是五星河經營所這片土地,讓他提前進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停伐後自己曾迷茫過一段時間,心想除了砍樹自己啥都不會乾,出去打工年齡又大。一次經營所黨支部書記、所長秦瑞民來到井慶民家中做思想動員,井慶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乾起了新職業——黑木耳養殖。但創業初期缺少資金、原料的現狀讓井慶民一籌莫展,所長又幫助他協調了原料,跑來了貸款,提供了廠房,這一幫就是9年。如今,井慶民的菌包種植數量從3000袋增長到十幾萬袋,每年都有可觀的收入,他種植的黑木耳已經外銷到煙臺、承德、上海等地。
“你對職工群眾的感情有多深,群眾對你的感情就有多深。職工創業熱情高,遇到困難,你得想招兒啊!”這是秦瑞民常說的一句話。近年來,五星河經營所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加強,黨政班子成員不求安逸,勇於進取,帶頭創業。所長秦瑞民種植了3畝地的平貝,每年都有幾萬元的收入,除了自己創業,他還組織成立了黑木耳合作社,對全所的黑木耳生產引導協調,統一菌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2013年黑木耳售價普遍在每市斤18元左右,在合作社的聯系下,以高於收購價七八元的價格把全所的木耳都賣了個好價錢。
在領導班子帶頭致富下,五星河經營所黑木耳種植數量達到200萬袋。經營所在鞏固平貝種植、大力發展黑木耳的同時,領導班子還繼續尋找其他的創業項目,幫助職工聯系資源部門承包經營林地養殖肉牛,職工杜興海第一年養殖的35頭肉牛就可獲純利10萬元。
做林區轉型的“造血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如何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利用好,是增收護林、建設生態文明、有效安置林場職工的關鍵。為適應新形勢下林業發展的需要,伊春市紅星區領導班子決定,以發展民生為主線,以營林生產為基礎,堅持以林為本、生態優先,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轉型發展為重點,挖掘生態服務潛力,在推進生態建設、保障生態安全、改善林區民生等方面做文章,成立了伊春綠海營林有限公司。
“這裡的工作人員主要由原營林、苗圃工作人員構成,聘用當地有營林技術資質的職工群眾,開展苗木生產經營、造林、綠化、森林撫育、經濟林等經營活動,公司的成立解決了林場很大一部分剩餘勞動力,個人入資培育綠化苗木、經濟苗木還可以創收!”伊春綠海營林有限公司經理袁恆江向記者介紹說。伊春市紅星區領導班子根據林場基礎薄弱、效益低下、經營困難、職工無保障的狀況,增強林場“造血”功能,探索林場可持續發展新路。通過改革,伊春綠海營林有限公司定性為國有企業,並將發展目標由“解決職工基本保障”向“培育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提供生態產品,建設生態屏障”轉變,由發展“砍樹經濟”向“看樹經濟”方向轉變。為了積極引導鼓勵職工參與綠化苗木種植,增加經濟收益。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通過給予苗木、技術、信息、經營用地等8項優惠政策支持,全力扶持綠海營林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共同發展的營林產業新格局。2016年公司將達到經濟苗木年出圃300萬株,綠化苗木年出圃300萬株的規模,在滿足伊春市紅星區綠化及經濟林發展的苗木需要外,將其全部推向市場,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目前,投資參與全區營林產業發展的企業已有6戶,安置職工群眾200餘人,還有許多群眾積極申請要加入到產業發展的隊伍中來。
九月的林海,七彩光環暈滿林間。山間林下,溪邊田間,采摘木耳、苗木培養、中藥材種植……林區創業者們的勤勞忙碌,正在奏響一曲雄壯的林海創業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