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4日訊(唐海燕 李林林 記者郎艾迪)第二屆中俄博覽會上,雙鴨山市寶山區除了簽約成熟的大項目外,還准備再引進一些國內外較具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落戶區內,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添油加力。這是今年該區通過優化招商環境、打造服務高地,精心做好“借勢”與“借力”兩篇文章,舉全區之力提昇軟硬環境,再造發展優勢的生動寫照。
“借勢”,就是通過基礎環境的改善,全面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提昇區域核心競爭力。借助“一創兩建”的契機,全區開展了城鄉環境整治全民全年攻堅戰活動。
發揮機關乾部、青年志願者、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克服不利因素,出車、出人,購置各式各樣勞動工具,深入轄區髒亂差區域開展環境整治,形成了領導帶頭、部門聯動、全區參與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共出動黨員乾部及職工群眾97300人次、車輛5600臺次,清運垃圾35000噸;清理背街巷道1350條、19.3萬延長米,清理邊溝1900條、166000延長米;清理小廣告900多處;更新規范兩條主乾路兩側商家牌匾33塊;清理亂堆亂放360處;清理建築殘土和綠化超高土6600立方米;清理綠籬綠化帶3380延長米;維修路邊石1000延長米;新裝彩鋼柵欄板1850延長米,新修人行道160條,新增垃圾箱220個。幾個多月來,全區上下積極行動,各廠(場)礦、駐區單位主動參與,攻堅戰活動的動員范圍之廣、參與人員之多、整治效果之好都是建區以來少有的。在轄區各單位廣大乾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寶山區美化、綠化、亮化等工作均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城鄉環境面貌有了明顯的改觀,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改變工作作風,全力強化服務意識,全面優化發展環境,實現了軟硬環境協調發展,共同發力的效果。
“借力”,就是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力量轉化為發展的雙引擎,在更大程度上謀發展促發展。
作為雙鴨山市重要煤、電能源基地的老礦區,寶山區今年也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影響,面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主要經濟指標回落的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區委、區政府增強信心、堅定決心,直面困難、沈著應對,群策群力、攻堅克難,按照“2015產業項目提昇年”活動的要求,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各項重點工作,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大力推進招商強區和項目興區戰略,努力促進經濟振興和社會轉型。
抓調整,提高經濟整體抗風險能力。把產業結構調整、煤炭經濟轉型作為招商上項目的重中之重,對於非煤項目,采取特事特辦、一企一策的措施加以推進。同時按照“在建項目抓進度、簽約項目抓落地、在談項目抓簽約”的思路,積極謀劃一批有前景、有潛力、帶動性強的項目,形成梯次推進的項目開發新格局。
抓建設,提高項目園區承載能力。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整合資源、拓展空間”的要求,將產業規劃和園區發展布局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可持續發展,搞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在信息平臺的打造、服務環境的優化、優質項目的引進等方面充分體現自己特色,認真落實投資鼓勵政策,不斷提高園區承載能力。
抓保障,提高服務項目建設能力。抓招商,更要安商。對於投資企業,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落戶的項目,實行全程保姆式服務,代辦一切手續;承諾企業的政策條件嚴格執行,不折不扣兌現,努力把寶山區打造成方便、溫馨、快捷、開放的投資熱土。
抓共建,提高區域協同發展能力。打破多年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思想禁錮,樹立了區域協作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建立了聯席會議、項目合作、信息通報等制度,明確了區場共建任務,聯手推進區場(廠)林共建,促進區場(廠)、區礦、區林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共同發展。抓落實,真心招商、真誠服務、真正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