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4日訊(李學軍 記者 郎艾迪)在第二屆中俄博覽會,集賢縣利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俄羅斯下列區簽訂了種養殖加工園區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2億元,用地24005公頃。

簽約儀式現場。
如今,我省農民到俄羅斯種地淘金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政府協助,一次性在俄羅斯承包土地24005公頃不得不令人感到驚訝。
大多人去俄羅斯種地,一般都只盯准經濟類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但農工貿齊頭並進、種養加一體發展不得不令人感到扼腕稱奇。
俄羅斯下列區以農業為主,屬季風氣溫帶,年有效積溫、降水量、土壤條件等均適宜農業種植業開發。廣袤的土地也為發展養殖業和加工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下列區距同江市直線距離為36公裡,中俄同江至下列寧斯闊耶鐵路界河橋建成後,將為中俄經貿和相互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隨著國家提出農業“走出去”,鼓勵國內企業跨國承包土地,一種新型的“糧食返銷”模式,為俄羅斯種植業開闢了一條新路,也為我國糧食缺口進行了有效補給。同時,還為深受盧布貶值影響的外貿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隨著中俄農業合作不斷深入,目前俄羅斯遠東部分地區還出臺一系列地方層面的鼓勵政策,吸引中國企業進行農業開發合作。
為抓牢這一發展契機,集賢縣將“收、擴、吸”三條腿走路靈活開發。一是:“收編”:成立公司,將現有在俄從事種植業的230多戶農民組織起來,在爭取俄方政策、技術、資金和維權上提供幫助和支持,使他們在俄各個地區不斷發展壯大,形成規模,優勢互補,提高經濟效益。二是“擴編”:將全縣規模較大的現代農機合作社和養殖、加工大戶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依托本縣在俄機構,實現“戰略轉移”,到俄方大力開發農業種、養、加產業。據初步測算,可帶動農戶5000多戶,加快全縣農民致富步伐。三是“吸編”:招引和聯合省內外客商在俄進行農業開發,“借船出海”,共同實施種、養、加項目開發,實現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