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6日訊 哈市男童突然休克,竟是吃了這盤家常菜引發的蕁麻疹?
診室案例一:
一盤蠶蛹吃下肚
男子渾身起紅點

上周末,哈市的李先生吃了一盤炸蠶蛹,沒想到快吃完的時候,他的胳膊、胸前開始冒出一片片的紅點,而且十分瘙癢。到醫院就診後,醫生告訴他是食物過敏引發的蕁麻疹。
無獨有偶,哈市八歲男孩樂樂兩天前在吃過燉豆角之後,身體突然出現惡心、嘔吐,身上還冒出了大量的紅疹子,剛到醫院就出現了過敏性休克。據樂樂的媽媽講,以前孩子在吃過豆角後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癥狀,但並不嚴重,沒想到這次竟然暈倒了。宋穎副主任告訴記者,除了藥物過敏會導致蕁麻疹外,食物“不對路”也可能招來蕁麻疹。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可以誘發蕁麻疹的產生,比如蘑菇、海鮮、蠶蛹等高蛋白食物。
診室案例二:
女子患感冒亂吃藥
引發蕁麻疹致休克

前幾天,哈市的小張患上了感冒,在家挺了幾天沒見好轉,於是她自己去藥店買了些消炎藥服用。讓她沒想到的是,服藥後不久她的身上就開始起疹子,而且又紅又癢,隨後她趕緊去家附近的省醫院就診。沒想到在就診的過程中,小張突然暈倒,並伴有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的癥狀。經檢查,原來,小張是藥物過敏引起的急性蕁麻疹。
據接診的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穎介紹,急性蕁麻疹通常起病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病情嚴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癥狀。她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要自作主張亂用藥,及早到醫院就診,對癥治療。
小貼士
為什麼秋季多發蕁麻疹?

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穎介紹,蕁麻疹是一種季節性的皮膚病,其在秋季多發是首先和環境有關,秋季陽光強烈氣候乾燥,空氣中散布著大量的粉塵、艾蒿等過敏原,人們外出游玩等增加了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秋季食物種類豐富,大量海鮮上市,像海鮮、芒果、蠶蛹等高蛋白食物都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秋季氣溫降低,特別是到了初冬季節,有些人受到寒風、冷水等寒冷刺激,身上很容易出現紅腫及風疹塊,嚴重時全身出現風團。
如何預防蕁麻疹?
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外出時戴上口罩。其次,注意飲食避免誘因,過敏癥狀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例如魚蝦蟹等海鮮;注意藥物因素引起的過敏,生病時不要亂用藥;有過發病史的人群要及時檢查過敏原;增加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得了蕁麻疹怎麼辦?
宋穎建議,如果發現皮膚瘙癢、出現風團、起疹子等癥狀時不要亂服藥,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對於蕁麻疹的治療,主要是找出導致蕁麻疹的原因,避免再次接觸,治療主要是可以用些口服的抗過敏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