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20日訊 一周前,位於哈市道裡區新陽路上第一家名為“聞氏生鮮”的副食店正式開業,每天清晨,距離營業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店門前已經有市民在等候,營業時間一到,市民蜂擁而入,搶購新鮮的蔬菜水果,售貨員一臉熱情:“大伙兒排好隊,都能買到。”生鮮超市怎麼能火成這樣?事實上,哈爾濱已經有了“印雙傑”、“綠萬家”、“鮮果匯”等一批生鮮超市,它們無一例外地顯露出相同特點:貨品新鮮、價格低廉。
市場調查:冰城190多家生鮮店今年陸續開業
去年4月,哈達直營30家“加強型生鮮超市”陸續開張,從那時起,生鮮超市如雨後春筍,每個月都有新店開業。哈市市民鄧女士家住道裡區民安街,她告訴記者,在民安街和新陽路周邊,生鮮超市多達5家。“以前買菜,買水果都去早市,自從我家附近開了幾家生鮮超市以後,我很少去早市了,因為生鮮超市所售貨品的價格比早市還便宜,而且非常新鮮。”鄧女士說。
哈市新陽路聞氏生鮮超市店長告訴記者,現在,聞氏生鮮超市的店面在哈市多達7家,每家生鮮超市都有不俗的銷售業績,以新陽路店為例,每天至少有1000位市民在這裡購物。記者了解到,今年在哈市注冊的品牌生鮮超市多達190餘家,這些店面分部在道裡、道外、南崗、香坊四大主城區的居民區中。
記者走訪:巨峰只賣1.99元早市賣4元
生鮮超市為啥這麼火呢?18日7時,記者來到新陽路上的聞氏生鮮超市看到,所有櫃臺前都排起了長隊。“您為啥到這買菜?”“便宜唄,而且特別新鮮,你看,蒜薹纔4.99元一斤,巨峰葡萄纔1.99元一斤,後?肉纔11元一斤,這價格比早市還便宜。”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那麼,同樣的產品在早市的價格是多少呢?記者發現,在聞氏生鮮超市後面不到200米的福民街就有一處早市,這裡蒜薹的價格為6元一斤,巨峰葡萄4元一斤,後?肉15元一斤,且新鮮程度與生鮮店基本一致。
“來這裡最主要的是有品牌保證,不擔心缺斤短兩。”哈市劉雲芬家住和興七道街,自從家附近開了家生鮮超市以後,她幾乎不去早市了。
經銷者:僱買手全國覓低價菜果農手裡直接買
一直以來,哈爾濱市民買果菜不外乎三種渠道,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零售攤床。如今,“生鮮超市”這種經營模式在哈市出現,讓市民接受的同時不禁質疑:他們便宜的根結在哪兒?
據綠萬家生鮮超市李經理介紹,哈市所有的綠萬家都是哈達的店,市民都知道,哈達是哈市一家大型批發市場,他們從山東進購蔬菜,從海南、廣東、山東等地的果農手中直接收購水果;還有從巴彥等地養殖戶手中進購的生豬,直接通過哈達批發市場配貨到每一個生鮮超市,從而減少了批發環節的差價,所以價格要比超市、農貿市場便宜很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生鮮超市的經營者,采取了多僱傭買手在全國覓低價菜,大批量進購,直接進入哈埠的店面進行零售。
業內人士:未來一年競爭激烈想入行需謹慎
生鮮超市如此火爆,准備乾這行是不是好時機呢?業內人士透露,他們知道還有十幾家生鮮超市,准備在年底前開業。如此密集地經營?會不會像一股腦水果超市、一窩蜂的重慶小面那樣曇花一現呢?
“市民在買菜時會貨比三家,不會死捧一家,在購物時一定會相互比較,這自然會淘汰一批生鮮超市。”經營者劉志認為,到了明年六七月份,大批生鮮超市的房租到期,那些留不住消費者的肯定會出兌或轉行,到時估計得關門一半。“有的人不懂經營,怕賣不出去所以總是少量進貨,進的越少批發價越高,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關門。剩下的如果一直想‘鮮’下去,就要看各自的看家本領,未來一年競爭將會很激烈,想入行的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