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0日訊 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俄博覽會暨第二十六屆哈洽會上,大慶市交易團積極搶抓“絲路經濟帶”新機遇,認真組織企業參會,加強與中外客商交流合作,圓滿完成預期目標。
通過參加系列經貿活動,“大慶制造”搭上“國際列車”。全市企業共達成合作協議和意向等56項。簽訂境外投資項目2個,簽約金額3.12億美元。其中,大慶中歐亞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老油田開發項目金額2.52億美元,大慶金土地節水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的哈薩克斯坦投資項目金額0.6億美元。簽訂進出口項目20個,簽約額2.7億美元。其中,出口2.18億美元,進口0.52億美元。各縣區、園區共達成合同、協議、意向項目34個,投資總額109億元。其中,合同項目5個,投資額9.75億元;協議項目12個,投資額32.39億元;意向項目17個,投資額66.89億元。獲得建築及裝飾石材產業園、綠色建材工業園、互聯網創意等線索項目42項。
第二屆中俄博覽會暨第二十六屆哈洽會大慶綜合展區裡,一臺形似洗衣機的設備引人注目。這臺大慶高新區工大用軍汽車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全自動專用設備,免拆清洗汽車引擎全程僅需45分鍾。公司總經理張東江告訴記者:“這項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產品在博覽會上一面世,眾多投資者紛紛慕名而來。”
“大慶制造”名副其實,“大慶舞臺”藏龍臥虎。連日來,大慶展區中外客商絡繹不絕,大慶企業踴躍洽談抓商機,成為博覽會一大亮點。
主推十大園區亮出金“名片”
走進大慶主展區,大慶高新區、大慶經開區、肇州經開區、大廣工業集中區、光明產業園、大同工業區等十大園區的形象推介依次排開,如同亮出一張張大慶的經濟“名片”。沃爾沃、福瑞邦、華科、卓創、興和、百森、森潔、魯冀、飛瀧、淘大慶等企業展位和琳琅滿目的展品,為大慶“名片”鑲上了金邊。
大慶市151家企業,裝備制造、信息技術、化工、醫藥、生物、建材、食品、文化等8大類300多種產品精彩亮相,大慶交易團主要參加建材展區、機電展區、綠色食品展區、文化展區等4個展區的展覽展銷活動。
今年,大慶交易團首次以突出“產業+園區”的主題方式進行展示,放大格局、提昇層次,通過集中宣傳推介優良投資環境及對外合作項目,突出展示“一帶一路”大慶對外經貿合作發展現狀及潛力,“十大”產業格局及園區發展及電商平臺建設,推動更多企業到國外尋找發展機會,吸引更多企業家聚焦大慶產業發展。
大慶綜合展區通透、現代、簡約,在中心區域用10個板塊突出石油開采、石油化工、高端裝備制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十大”產業格局,同時圖文並茂集中宣傳園區良好的投資環境。組織參展企業參加22項重點經貿活動,其中,對俄經貿活動9項,對歐盟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經貿活動13項。承辦黑龍江-歐盟國家(芬蘭、捷克)推介洽談會,組織20家企業與外商進行面對面洽談對接。邀請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代表團到大慶,開展投資考察、企業對接和項目洽談等活動。
大慶市商務局副調研員李春意告訴記者:“大慶交易團依托資源稟賦、工業基礎、區位優勢,全力組織高水平企業參會參展,提高‘展’的水平;深入研究客商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需求和合作重點,提昇‘論’的層次;梳理企業合作線索,組織好專業洽談對接活動,加強‘談’的實效,確保展得高、論得深、談得來,留得下。”
全方位推介旅游產業
本屆博覽會,大慶風光成為大慶綜合展區耀眼“風光”。展區門口,一側巨大顯示屏循環播放17條旅游精品線路,另一側形象大使推介旅游項目和紀念品,與“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相輔相成。
“游城”大慶“高調”亮相,在參加博覽會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展區十分少見。大慶市旅游局局長劉秀麗說,此舉旨在全方位推介旅游產業,最大程度吸引客流、項目流、資金流,讓旅游成為優化環境、發展項目、培育產業的抓手和引擎。
載有大慶風光的書籍、手冊、光盤、撲克、明信片擺放在展臺上,“大慶旅游指南”印有中、俄、英、日4國文字,共7大類、15種、5000餘冊。在多種大慶旅游推介形式中,360°智能眼鏡讓人耳目一新。戴上這款高科技產品,游人如同游走在美輪美奐的“大慶風光”中,或在濕地上空遨游,或在溫泉景區漫步,或在博物館與猛?象做史前對話……在短短十幾分鍾內,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石油館、博物館、城市規劃展示館、鶴鳴湖濕地、阿木塔景區、連環湖溫泉景區等大慶24個精品景點可“實地”一覽無遺、“觸手可摸”。
展區內,一滴油、老奶粉、油陶、油寶寶……8大類26種300多件極具大慶元素的紀念品,也讓中外展商愛不釋手。15家旅游企業除了在展區內進行各種形式的推介外,13家旅游企業還在展區外備下直通車,免費拉載參展商到阿木塔、石油館、博物館、北國溫泉等大慶旅游景點游玩。
不難看出,大慶旅游突出從形象宣傳向精准營銷的轉變,同時把旅游設計成了產業項目,借助博覽會有效尋找目標游客和合作伙伴。
此外,大慶旅游局攜帶旅游項目參加了中俄旅游產品推介會,俄羅斯阿穆爾州市民成為大慶溫泉景區固定游客;參加了東北旅游推廣聯盟成立大會暨“四季東北•精彩關東”精品旅游線路推介會,大慶旅游指南、大慶旅游精品線路和6類1000餘份宣傳資料受到200多家旅游企業和媒體青睞。中國(大慶)國際冰雪狂歡季系列活動也借勢全面啟動。
對接和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在大慶主展區,“一帶一路”與十大園區的推介文字同時上牆,與本屆博覽會“合作對接——絲路經濟帶新機遇”的主題高度契合。
“我們來參展的16家企業,不是已經走出去的,就是打算走出去的。”大慶高新區經濟科技發展局副局長楊波說:“同時,俄羅斯很希望中國企業前去投資,為此,俄羅斯館也有針對性地對建材、能源、食品、采礦、旅游等進行了重點推介。”
事實上,大慶與“一帶一路”近在咫尺。沃爾沃、北研、華科、佳昌、愛普、深博、日上……大慶高新區這些企業不是從國外進口原料,就是將產品出口國外。“我們展示的砷化鎵晶片,直徑不是以往的2公分、4公分,而是6公分、8公分。”佳昌公司人事部部長王懷鋒說,公司產品遠銷日韓、歐美等高端市場,這次不僅是為了展示,更是有備而來,進一步對接和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北研公司已經聘請俄羅斯專家為顧問,准備到俄羅斯去開發大油田。金土地公司則已在哈薩克斯坦開采礦產。大慶油田這次專門攜帶早已進入國際市場的石油裝備、石油化工、石油開采等產品,尋求更大市場份額。大慶市新華書店引進合作方南洋兄弟,今年首次亮相中俄博覽會,就以一款新研發的“智能後備電源系統”引起俄羅斯展商注意。杜爾伯特引進合隆羽絨公司,以優質羽絨服打入歐美、日本和東南亞市場。大慶“冰凌花”油陶、除冰機等產品的生成,目標市場直指俄羅斯。
大慶“一帶一路”形象牆上有這樣一句話:“全市外貿企業達653家,有業績企業達170多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慶外經貿企業潛力巨大,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對外經貿合作大有可為。
縣區打出特色招商各有“利器”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9家企業攜帶60多種產品參展,其中6家企業是食品加工企業,9個推薦項中有4個是食品加工項目。旨在開展“舌尖貿易”,主推畜產品、水產品和糧食加工等項目,推出與高校聯合研發的食品項目,力爭建成對俄、蒙食品研發加工中心和通往俄羅斯、歐洲、蒙古及東北亞地區的產品加工出口平臺。
肇源縣展區,小到十幾元一副的皮手套,中到幾百元的皮包、毛衫,大到幾萬元一件的裘皮女裝,“龍江造”皮革制品獨此一家引人注目。這些產品產自“中國皮革產業基地”肇源清潔皮革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魯強介紹,園區產品銷往韓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終端產品的競爭優勢正在放大。園區達到預期建設目標,相當於增加100萬畝耕地的收益。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產值24.5億元,成為肇源縣貨真價實的支柱產業和外貿“利器”。
林甸縣有5戶企業攜帶產品參加博覽會,展出奶制品、有機大米、潔淨牆體霉菌祛除劑等近百個品種。其中,北鑫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的非轉基因冷榨豆油,主推綠色原料、傳統工藝的特色“牌道”。總經理丁大勇介紹,博覽會上銷售笨豆油25噸,和安徽、遼寧阜新等地商家簽訂購銷合同。“幾天來,俄羅斯客商被我們的傳統工藝所吸引,多人多次洽談。今年底,將有第一批20噸豆油出口俄羅斯。”在林甸縣飛瀧四季溫泉度假村旅游諮詢臺前,黑河某旅行社的負責人張先生當場拍板帶50人的俄羅斯團到林甸。飛瀧副總經理吳鵬濤介紹:“幾天來,我們已經和哈爾濱、綏芬河口岸等多家旅行社達成多項旅游合作協議。”
薩爾圖區凸顯“龍江電子商務發展新高地”的參會主題。該區10家展商,6家是電商,而且全部有線上平臺。其中,創購商場與俄羅斯廠商直接對接,同一款豆油的線上價格比阿裡巴巴少10多元;俄品匯多年來都在從事對俄貿易,這次參展意在引進更多俄羅斯美食。薩爾圖區希望助推參展企業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將大慶商品賣出去,將進口商品引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