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在樓房居住的市民,生活中一點小事都有可能導致爭吵。如何處理好鄰裡關系,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一樓安裝鐵門犯眾怒
10月初的一天,龍鳳鎮永泉小區某單元,一樓的李女士與同樓鄰居老陳吵了起來,雙方互不相讓,由口角很快發展到動手。
爭吵的原因是,李女士每天下班後,發現門口擺放著不少樓上鄰居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影響了自己和家人的出入。
車輛擺放不規則,弄不好還刮衣服。一氣之下,李女士找人在樓道門旁的公用地方,安裝了一扇大鐵門。
這下自行車和電動車進不來了,但引起鄰居的不滿:“你有什麼權利隨便安裝鐵門,把公用部位圈佔起來?”
老陳代表其他住戶找李女士交涉,沒想到話不投機,雙方發生爭吵,繼而撕扯起來。
說和人員調查了此事
老陳氣得臉煞白,向社區調解委員會反映了情況。
社區工作人員向鎮司法所、社區領導反映了此事。龍鳳鎮司法所所長趙連忠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找到李女士,告訴她相關規定,指出安裝大鐵門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同時指出,老陳打人不對,有過錯。
工作人員問李女士想怎麼解決此事,沒想到李女士說:“還能怎麼辦,打我了,罵我了,我不是白吃虧呀!”
工作人員急忙給她“消氣”:“鄰裡之間不能鬧那麼僵,遠親不如近鄰,你想想,萬一有什麼事,最先幫忙的是誰?”
聽了這些話,李女士答應回去好好想想,第二天給答復。
雙方代表坐下來商量
第二天,鎮司法所召集民警、物業以及11戶居民代表和李女士,在社區居委會協商此事。
司法所工作人員草擬了協議書,提出協商的要點,一是李女士拆除鐵門,二是樓上居民不准在此亂停放自行車和電動車。
老陳首先發言,為自己的打人行為向李女士道歉,並說協議內容合法合理。
此後大家都發表了意見,提出由社區乾部監督,由物業人員現場看管,防止樓道內自行車亂停,最後大家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