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記者 張雋珊)近日,哈爾濱市政府印發《哈爾濱市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計劃》提出,哈市將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創辦“互聯網+”企業100家。
2017年末科技型企業新增1000戶
《計劃》提出,綜合采取培育成果、篩選成果、創辦企業、孵化成長、融資發展、做大做強、推動上市等措施,實現科技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和“從弱到強”,到2017年末,實現全市科技型企業新增1000戶,力爭達到2000戶,其中產值500萬元的科技型企業新增600戶,力爭達到800戶;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增30家,總數達到70個,孵化面積達到145萬平方米;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20戶,總數達到520戶;全市各類資本市場新增上市企業50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90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億元;全市擁有授權專利數達到40000項,其中小微企業擁有授權專利數達到8000項的目標。
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創辦“互聯網+”企業100家
圍繞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領域,大力發展新生經濟業態。重點支持RFID、敏感元件及傳感器、數字化裝備、軟件等重點產業,在國家級開發區形成集聚效應,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創辦“互聯網+”企業100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對科技企業實施分類管理,掌握企業發展動態。遴選一批產值不足2000萬元的優秀中小微企業,結合各類科技計劃,開展跟蹤服務和重點扶持,支持企業規模化發展,新形成規上企業100戶。
完善市校(所)科技合作平臺培育創新創業成果1000項
以科技創業為重點,以創新合作為舉措,開展新一輪市校(所)成果轉化平臺推進工作。在不斷完善哈工大等7個市校(所)平臺功能的基礎上,繼續搭建新的平臺,充分釋放科技創業潛能。培育創新創業成果1000項。圍繞哈市重點產業,通過實施傑出青年、優秀學科帶頭人、青年後備等科技人纔基金計劃,培養一批優秀創新創業人纔,預研和儲備一批戰略性自主創新成果,培育創新創業成果500項。鼓勵大學科技園、各類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設立大學生創業苗圃,支持大學生以多種形式創業,推動大學生創辦科技企業50家。遴選一批與哈市重點產業相關的大學生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建立哈爾濱市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推動創辦科技企業50家。
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闢建眾創空間
鼓勵和支持利用閑置辦公用房、廠房、倉儲用房及公益性房產等改建為孵化器。通過房屋租金、寬帶接入、公共軟件等方面的支持,鼓勵和引導在哈高校院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闢建眾創空間。孵化器總數達到70個,孵化場地面積145萬平方米。加大孵化器專業團隊引進力度,支持孵化器以戰略合作、股權合作等各類形式,引進風險投資機構和戰略投資者,開展混合所有制運營和持股孵化模式試點。實施創業導師補貼制度,建立創業輔導工作機制。開展“苗圃—眾創空間—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范,完善孵化培育機制和畢業退出機制,新增入孵科技企業1000家。
加強科技企業上市服務培訓指導科技企業500家
培育和發展“股權投資協會”等社會組織,提高科技投融資服務的規模、效率和水平,擴大科技創業投融資服務范圍和能力。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針對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拓寬科技創業融資渠道。加大對科技企業上市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建立由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組成的服務團和專家庫,聘請高層次、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諮詢,培訓指導科技企業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