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7日訊 (闖壘 記者 那鵬翔) 近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位於八五九農場的水稻試驗基地傳來喜訊,由八一農大主持的黑龍江農墾總局2014年水稻科技攻關項目“水稻旱起壟分類施肥機的研制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體系研究”經過兩年試驗研究取得顯著成效,建立了水稻“旱平壟作雙側雙深”栽培技術新體系,是現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變革。目前,該水稻栽培技術方法及配套農機具均已申報國家專利。
據課題負責人、八一農大鄭桂萍教授介紹,水稻“旱平壟作雙側雙深”栽培技術是一項全新的水稻生產技術體系,其改變了原有的水稻耕作栽培方式,將水整地攪漿平地變為旱整地、旱起壟,由全層施肥變成集中條帶分層分類施肥,用現有的高速插秧機進行壟上雙行機械插秧替代了壟作人工插秧,並減少了作業次數。她表示,開展這項技術研究是為了適應國家農業生產”兩減一控”的發展方向,同時滿足了企業和農民對水稻優質、高效的需要。
八一農大課題組與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共同研制出與該水稻耕作栽培技術配套的農機具,該農機具可避免攪漿平地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做到保護和恢復土壤團粒結構;將基肥和分?肥進行一次性分層分類施入,即上層速效肥、下層緩效肥,達到肥力釋放的速緩結合,可持續均衡供應水稻所需的肥料,更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時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旱起壟後直接泡田移栽,免去了攪漿平地的作業成本,又可以保留稻茬,培肥了土壤,縮短了泡田時間,節約泡田用水,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壟上雙行機械插秧有利於標准化作業,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試驗表明,該項技術實現了“兩節約、兩提高”,即全年節約用水達15%,節約生產成本5%左右,氮肥的農學利用率提高15%以上,2015年水稻實測產量提高5.1%。
據悉,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局與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於2016年在建三江管理局15個農場及股份公司下屬農場開展此項水稻耕作栽培新技術的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