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點燃大山深處孩子的希望 記海林市三道鎮木蘭村小學教師沈艷華
2015-10-29 09:21:3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9日訊 郁郁青山中,她不羡慕城市的繁華,也不在乎生活的清貧,在鄉村教育的園地裡默默耕耘了33年,用滿腔赤誠點燃了大山深處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們心中的希望。她說:“我甘願為山裡的孩子做一架無名的人梯,架起由無知通向智慧的橋梁。”鄉親們都說:“山溝裡的孩子們有了沈老師是修來的福!”

  她叫沈艷華,海林市三道鎮木蘭村小學教師。

  腳踏山間路心系山裡娃

  沈老師剛參加工作時,積極要求到最偏遠最艱苦的學校木蘭村下伸點江北三隊工作。這裡是一個極為偏遠的小山村,自建校以來沒有一位老師在這裡長期工作過。

  沈艷華決心從零做起,校捨不夠,各學年人數又太少,她就將三個學年的學生集中在一個教室裡上課。秋去冬來,教室越來越冷,沈老師買來塑料布將窗戶封好,自己動手和學生一起砌爐子。住在簡陋的宿捨裡,她每天批改作業到很晚,山村風大,她凍得蜷縮在被窩裡,經常在後半夜凍醒。沈老師流過淚,甚至也想放棄不乾,可每當她要走的時候,孩子們都圍住她說:“老師您別走,您走了我們怎麼辦?”她望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怎麼也捨不得離開。

  後來,沈老師開始了通勤生活,一次下班路上趕上下大雨,當趕到渡口時天色已晚,船到江心突然刮起大風,狂風夾著浪不時撲向小船,船艙裡的水逐漸昇高,沈艷華呼喊著救命,前來接她的丈夫看她在水中遇到危險,沿著對岸往下游跑,邊跑邊喊著她的名字。丈夫模糊的身影給她帶來了力量,她拼命劃槳,大約兩個小時後終於在離渡口很遠的地方靠了岸。丈夫心疼地說:“艷華,咱不乾了,你總不能把命搭上啊。”可第二天,深山裡的課堂上依然出現了沈老師的身影。

  願做孩子們的貼心“媽媽”

  33年的工作實踐,使沈艷華深深體會到:愛是春風化雨,更是陽光雨露。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關心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的關鍵。

  學生李軼男3歲時父母離異和奶奶相依為命,家中生活十分困難,上學後常常缺課,沈老師真誠地安慰她,鼓勵她堅持學習,常常把她領到家裡給她洗頭洗衣服。孩子願吃面條,即使工作再累,沈艷華也要親手給小軼男?面條。每到換季,沈艷華就會用她那微薄的工資給軼男買來換季的衣服和學習生活用品。

  當小軼男接到自己的中學錄取通知書時,流著眼淚說:“沈老師,我不會忘記您每天認真給我們上課批改作業的情景,更不會忘記您給我們梳頭洗頭洗衣服那忙碌的身影,您就是我們的媽媽。”

  無愧於衷愛的山村教育

  沈艷華用平實堅韌的心態教書育人,用人格鑄造著神聖的師魂。

  一天下午,丈夫劈柴時把眼睛碰出血。經診斷丈夫左眼眼角膜穿孔,由於誤了治療時間,永遠失去了光明。丈夫在牡丹江住院整整一個月,而沈艷華只利用星期天去看過兩次,每次她要走的時候,丈夫總是含著淚說:“你再多呆一天吧。”此時沈艷華的心像翻倒五味瓶不知是什麼滋味,因為她想到那邊的幾十個孩子也耽誤不得。

  2009年,沈艷華的母親身患癌癥,但她為了山村的孩子沒有請假去老人身邊盡孝道。當母親手術時,她只在醫院照顧了3天就返回上班。一年後,母親去世了。沈艷華的父親拽住她的手流著淚說:“艷華,你媽在病重時就是想你呀!她最惦念的就是你呀!”沈艷華跪在母親的墳前淚如泉湧:“是女兒不孝啊,可我沒辦法,我一走就得好幾天,可這山溝裡的孩子們怎麼辦。”

  多少個深夜,沈艷華從夢中驚醒,淚濕枕巾,多少次,她捫心自問,自己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她說,她愧對她的母親和丈夫,但她不後悔,因為她無愧於她衷愛的山村教育,和她所傾心的山溝裡的孩子們。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