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 “這東西是撿的不是偷的,應該沒事……”看著黑黝黝的原油散落在地上,76歲的老人楊某(化名)心動了。
回家推來手推車,將油一點點運回家,本以為撿到了寶貝,可楊某不知道,自己將國有財產據為己有已經觸犯了法律。10月16日,記者在大同區人民法院了解到這起古稀老人盜竊原油一案。
老人無意發現“寶藏”
76歲的楊某是大同區某村屯的普通農民,一輩子本本分分種地,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觸犯法律。
2014年冬天,楊某在放羊時無意間發現,他家屯子附近的一口油井有時候會有原油流到地面上。
這口油井在草地中間,平時很少有人經過,而楊某看見有油漏出以後,覺得白白扔在那兒太可惜,於是便用鐵?將原油鏟到編織袋中運回家。
發現這個秘密後,楊某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這口井周圍轉轉,運氣好時總能撿到一些原油。3個月的時間裡,楊某不知不覺已經攢了33袋原油。
交易現場被油保發現
看見自己家的倉房存了這麼多原油,楊某有些擔心了,萬一被別人發現怎麼辦?得趕緊把這些油處理掉。
楊某經過小心打聽,認識了收購原油的李某(化名)。於是,楊某聯系李某到自己家中取油。今年3月中旬,李某開著轎車來到楊某家中,談好價錢後,把原油一袋袋往車上搬。正搬得滿頭大汗時,“別動!”油田保衛人員將二人團團圍住。
油保人員的一聲喊,嚇得二人扔下原油和車撒腿就跑。油保報警後,民警現場扣押白色寶來轎車內原油12袋,重0.40噸,價值820元;院內原油21袋,重0.70噸,價值1435元,隨後將原油返還采油廠。兩天後,楊某主動到警局投案自首。
盜竊原油被重罰
楊某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是撿原油賣錢,不算偷。可實際上,在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藏匿原油並出售。在他出售原油被發現時的逃跑行為,可見其心裡明白自己做的事見不得光。
近日,大同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此案,法院認為楊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盜竊原油,價值2000餘元,法院判楊某犯盜竊罪,判處罰金4000元。
楊某本以為撿油能換點零花錢,卻不想自己不僅交了罰金,還背上了盜油的惡名,這筆買賣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