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70歲老人的癡情守護——記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農墾九三管理局關工委常務主任張光復
2015-11-25 16:55: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訊 (記者 楊帆) 他是一名知青,北大荒的開拓者,從管理局常務副局長職位上離休後,一頭紮進關心下一代事業,一乾就是11年。他就是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農墾九三管理局關工委常務主任張光復,他用責任和大愛守護著下一代,也書寫自己精彩的晚年。

  夕陽裡蕩漾著可愛的笑臉

  1964年,年僅19歲的張光復從齊市第六中學高中畢業,滿懷壯志地投身到北大荒這片沃野上。如今,70歲的他仍然發揮“餘熱”,用一腔熱血化作雨露滋潤著每棵幼苗。

  “爺爺,你的故事真好聽,再給我們講講”,一群求知若渴的孩子們圍繞著老人歡呼雀躍,這樣的場景無時無刻在上演著。在社區的書屋裡、在“北大荒精神”講堂上、在地方鄉鎮的校園裡……隨處可見這位老人熟悉的笑臉。

  進局史館、場史館,登講臺、進課堂講北大荒精神的魂,以宣講員的身份去實現對墾區圓夢願景的詮釋,把責任變動力,把經歷變財富。他為全局青少年和訥河市、嫩江縣青少年做弘揚北大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雷鋒精神、“三愛”主題教育、等方面的專題報告和講座100餘場,受益青少年2萬多人(次)。看到下一代雨露滋潤茁壯成長,付出無數心血的張光復臉上樂開了花。

  他還積極組織為留守兒童構築“3.5”關愛工程。全局關工系統組織普遍建立以監護人和親人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絡,以學校、班主任、捨務老師為主體的管理教育網絡,以“五老”“十大員”和社區志願者為主體的社區管理網絡,對留守兒童家訪關愛到位、結對子幫困到位、節日慰問到位、心理輔導到位、功課補習“五到位”。“3.5”關愛工程為全局850多名留守兒童搭建了關愛的平臺。

  永不褪色的激情走在春天裡

  “人,總是要活的有點價值。跟年齡、身份無關,只要堅持能做些有意義的事就是好事。”在老人的日記裡,他這樣滿懷深情地寫著。

  年事已高、兩鬢斑白的他,很少有過周末和節假日,擺滿書籍、簡報、記錄本的案頭前總能看到在認真工作的他,就連家中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刻,仍然化解悲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不理解他的人都說老張頭還像年輕時一樣工作沒乾夠,這麼大歲數還當“工作狂”,可全局的孩子們都熱愛這位老爺爺,大家都說他是“走在春天裡的老人”。

  11年來,他共撰寫關心下一代工作理論指導實踐論文24篇,先後有10多篇論文在國家二級以上刊物發表。他參與撰寫的“九三關工委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用北大荒精神教育墾區青少年”的調研報告,得到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宣傳部長劉雲山,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等領導同志批示,並在全國予以推廣。他重視關心下一代理論工作,自2004年已連續組織召開理論研討會11次,共收到“圍繞大局、理論先行”專題論文500多篇。

  心田裡跳動著一顆不老的心

  “人退了,思想不能退,學習不能減。”這是張光復一直堅持做的。為了備好課、講好課,他事先查資料、搞調研,親自撰寫講稿,征求意見,搞好試講。為了講課更能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他的講稿都是做到一場一稿、一校一稿,形成了50多份不同版本的宣講材料達40多萬字。在他的帶領下,全局百名“五老”、“十大員”組成的25個宣講團,常年活躍在主題教育“一線”,為青少年送精神食糧、文化食糧。

  深秋的陽光從窗外斜照進來,照在老人身上、臉上、心坎裡都是暖暖的,正如牆上掛著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字畫裡的每一個字都耀眼奪目。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