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福安叫車』所僱司機揭露其內幕 公司涉嫌超范圍經營
2015-11-26 09:07:47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日,本網《“福安叫車”收錢後人去樓空》一文,報道了大慶市一家企業,模仿“滴滴”專車的運營模式經營電話叫車業務,大量銷售叫車充值卡後突然關門一事。

  報道刊發後,很多消費者打來電話,講述在“福安”辦卡後無處退錢的遭遇,更有“福安叫車”的司機向記者揭露公司運營的一些內情。

  與司機簽的僱傭合同,甲方為福安信息諮詢服務部。

  四千元叫車卡“作廢”

  11月22日,記者接到市民趙女士的電話,她告訴記者,自己也是“福安”的受害者,辦了4張1000元的充值卡,每張卡贈送250元,到現在為止,還有4000多元沒花出去。

  “坐了一次和‘福安’合作的出租車,聽司機介紹纔辦的卡,當時只需要打個電話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就會有司機把卡送上門。”趙女士說。

  趙女士說,她的卡用到8月20日,之後“福安”改名為“冉光”,由一些私家車繼續拉活,每公裡由1.6元變成了1.8元。

  趙女士不願乘坐私家車,想退卡卻找不到負責人。

  前員工曝“福安”內幕

  23日,記者通過趙女士提供的電話,聯系到一位曾在“福安”工作的司機王師傅。

  見面後,王師傅說:“我以前是開出租車的,從3月份開始到‘福安’工作,合同約定每個月白班工資4000元,晚班3700元,大班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每月7000元。我們掙點辛苦錢不容易,現在‘福安’還欠我1萬多元工資。”

  王師傅告訴記者,“福安”發布的招聘信息很有吸引力,不少出租車司機來應聘。而“福安”還和各個出租車公司合作,約有70多臺車加入。

  在之前的調查中,一個名為“冉光汽車服務公司”的微信公眾號發消息稱,將接手“福安”的業務。對此,王師傅告訴記者,“冉光”和“福安”是同一個孔姓男子搞的。曾有一個姓張的人投資“福安”,但後來中途撤資,孔某自己實在支橕不下去了,就關了“福安”。

  王師父說,“福安”最初使用的車輛,幾乎都是正規出租車,安泰出租車公司就與其有合作,後來“福安”欠了“安泰”不少錢,後者就把車都撤走了。

  隨後,記者聯系了安泰出租車公司夏經理,對方告訴記者,之前“福安”的確欠公司的錢,但現在已經結清了。

  “福安”涉嫌超范圍經營

  除了王師傅,另一位前“福安”員工張師傅告訴記者:“‘福安’並沒有取得有關部門的手續,屬於超范圍經營,他們營業執照上寫的是福安信息諮詢服務部。現在回想起來,‘福安’根本沒有那麼大實力,掙了錢就跑了。當初承諾司機,每接一單就給司機5元提成,上哪掙錢去。”

  記者在工商部門查詢後得知,“福安”注冊的經營范圍是信息諮詢服務。“冉光”的經營范圍是是汽車租賃。兩家公司的經營范圍都不是出租車服務,但經營場所一欄,都是讓區明湖商務步行街,且門牌號相同。

  前期宣傳大量吸金

  張師傅告訴記者:“其實‘福安’能迅速賣卡圈錢,前期的宣傳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在讓區昆侖唐人中心做宣傳,第一天辦卡的就有幾百人,比如買1000元額度的充值卡,先買的送350元,後買的送250元,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宣傳的時候說有300多臺車,其實滿打滿算也就70多臺。”

  記者在翻閱“福安”的微信公眾號後,發現其在3月28日到5月28日之間,與多家商戶搞過聯合優惠活動,比如可以半價去某修理廠換機油,半價洗車,或是憑兌換券去某咖啡廳免費換一杯咖啡。

  記者聯系一家與“福安”合作過的咖啡廳,經理劉女士介紹說:“當時只是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進行的聯合,顧客有乘車需要,我們就推薦‘福安’。合作搞了大概兩個月,後期叫車必須買會員卡,就停止了,對‘福安’的具體情況也不是很了解。”王師傅說:“聽說‘冉光’在龍鳳東光小區附近繼續營業了一段時間,一些上門早的或者報警的人,拿到了退款。”

  記者來到王師傅提到的位置,周圍商戶說“冉光”已搬走。而兩家公司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經營場所,現在是一家已經停業的修理廠。

  記者撥打張師傅提供的“福安”老板的電話,始終關機。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