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和全省“互聯網+”推進工作會議的部署,結合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實際,特制定《省民委(宗教局)“互聯網+”工作計劃》如下:
一、“互聯網+城市民族工作”
積極構建城市民族工作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依托互聯網及其數據處理的優勢,加強少數民族人口信息資源整合,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和社區環境,推進民族工作社會化進程。
二、“互聯網+民族團結創建工作”
充分運用互聯網這一新技術、新媒體,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將創建活動與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結合起來,依托互聯網信息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優勢,不斷增強創建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三、“互聯網+少數民族特色城鎮保護與發展”
以我省四個國家級特色少數民族村寨為載體,以互聯網宣傳為手段,充分挖掘和開發民族地區旅游資源,吸納更多的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加入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中來。
四、“互聯網+少數民族文化”
引導推進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與互聯網營銷模式的結合,做好我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節目的宣傳工作,積極推進北方少數民族代表性服裝設計工程的啟動工作,以網絡宣傳為重點做好產業化的前期鋪墊。通過互聯網這一高效的信息傳輸途徑,做好少數民族文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護、挖掘和傳承好少數民族文化。
五、“互聯網+宗教普法工作”
通過門戶網站等網絡宣傳平臺,正確解讀我國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和優秀宗教文化,介紹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情況;深入宣傳《黑龍江省宗教事務事務條例》,擴大《黑龍江省宗教事務條例》在全省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覆蓋面,宣傳正言正行的典型,讓宗教界展示正能量,讓社會正確認識和看待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