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互聯網+”社會公共安全行動計劃,對深化公安工作改革,提昇公安機關社會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民眾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工作目標
以“互聯網+”社會公共安全行動計劃為載體,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建設投入,以工作模式創新為驅動,以普及宣傳為抓手,推動公安工作深化改革,進一步適應新常態下的工作需求。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打擊犯罪。建立多渠道的互聯網緝捕追逃平臺,開啟互聯網公開懸賞緝捕逃犯工作新模式,對於歷年在逃人員,可以在互聯網上公開在逃人員信息,將部級、省級通緝令在互聯網上公開懸賞,更好的做好網上在逃人員的緝捕工作。利用互聯網開通“龍江打拐”微信平臺,並與寶貝回家網站、今日頭條等媒體建立合作關系。繼續完善“龍江打拐”微信平臺,在有效打擊犯罪的同時,加強宣教防范措施,構建綜治體系,使其發揮更大作用。建立全省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全省公共上網場所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全省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的工作質量。
(二)政務服務。加快完善全省“龍警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推動各級公安機關戶政、交管、消防、出入境等實體行政辦事大廳部分業務向網上遷移,在“一站式”網上辦理模式的基礎上,推進全省公安政務服務改革創新。依托短信、微信等平臺開展出入境證件預約受理、諮詢等便民服務;逐步開展網上精神疾病治療和防治服務,以及吸毒脫癮治療、康復指導服務;推廣全國統一版的公安交通管理互聯網服務管理平臺,為群眾提供考試預約、辦牌辦證、違法處理等業務服務,縮短業務辦理時空距離。通過提供機動車、駕駛證、交通違法、出行路況等信息查詢和告知提示服務,方便群眾及時、准確、動態掌握相關信息,及時辦理業務,合理安排出行。使用全國統一的“12123”交通安全專用公益類服務短號,啟用“122.gov.cn”交警專用的互聯網域名,建設和應用全國統一的互聯網服務管理平臺應用系統,推廣全國統一的“交管12123”手機APP,實現全國范圍的互聯互通。
(三)政務公開。全面推行行政權力及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公開,逐步推行審批事項網上流轉及審批。辦案相關的非涉密進程網上公開,保證特定人知情權和案件辦理進度。開通網上辦理行政復議案件通道,實現網上提出申請,並對符合受理條件的及時依法辦理。依法推進交通管理信息公開,公告、公布駕駛人考試計劃、機動車選號號段、強制報廢機動車、校車駕駛資格作廢等信息,提高服務管理透明度。推動涉及公安行政管理的項目地方性法規、規章向開門立法轉變,把公開原則、公眾參與原則貫徹到立法的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積極開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網上公開建設,將黑龍江省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准參照表向社會公開。
(四)綜合治理。加快社會治安防控網、平安建設信息化綜合平臺建設,構建網格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托網站、短信等平臺開展110報警、投訴舉報、警情通報等便民服務,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提高主動預防、動態管控和打擊罪犯的能力。利用視頻檢索、人像對比、軌跡追蹤、智能預警等技術,開展社會輿情、治安動態和熱點敏感問題在線監控分析,提昇對社會治安形勢掌控與應急處置能力。建立網絡舉報中心,廣泛收集新型犯罪涉案線索。依照《黑龍江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條例》,加快全省視頻監控系統即“天網工程”建設,拓展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覆蓋范圍。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研究制訂相關的政策性文件,深化“互聯網+”社會公共安全的應用,支持和鼓勵各級公安機關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公共服務創新,建立健全“互聯網+”社會公共安全支橕體系,提高工作效率,引領我省公安工作改革。加強熱點問題的跟蹤研究,做好相關的頂層設計。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行動計劃實施工作組,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推進,通過組織調研等形式,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有關問題。明確各級公安機關及相關警種責任,積極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切實推動行動計劃的貫徹落實。
三是加大宣傳引導。選擇已探索出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予以總結和宣傳。加強不同地區間示范工作經驗交流,通過案例推廣、召開座談會和現場會等方式,組織相互學習和借鑒,促進各地“互聯網+”社會公共安全行動計劃的全面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