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互聯網+黑龍江省 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計劃
2015-11-30 15:01: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互聯網+”戰略的重大部署,充分發揮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質量工作的管理和技術支橕職能,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改善我省經濟發展中的質量公共服務環境,特制定本建設計劃。

  一、重大意義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要素。省委、省政府全力推進“互聯網+”戰略,對政府部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實現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管理的質量公共服務資源與互聯網相融合,建設“互聯網+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成為省質監局當前的重點工作。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掌握著豐富的質量公共服務資源,由於市場經濟意識薄弱,質量公共服務仍然延用傳統的服務方式,缺乏主動服務、創新服務的精神,造成我省質量公共服務市場發育緩慢,服務手段和方法落後,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動“互聯網+”戰略,為提昇我省質量公共服務水平,促進質量公共服務市場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抓住這一機遇,加快建設“互聯網+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對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改善我省經濟發展環境;有利於擴展公共服務范圍,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我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形成合理的技術機構布局,減少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優化我省市場資源配置;有利於打造我省良好的質量公共服務品牌,提高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推動“質量龍江”建設。

  二、工作基礎

  目前,全省通過認證、具有合法資質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實驗室共有827家,其中,質量技術監督96家,建築工程286家,車輛檢測166家,醫藥衛生112家,環境監測115家,其它行業52家。全省質監系統共有國家、省、市、縣四級產品質量、計量、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技術機構249家,儀器設備總值2.9億元,實驗室面積16.5萬平方米,專業技術人員3128人,研究員級待遇高工136人,副高級以上工程師733人。質量檢驗檢測能力覆蓋了食品、農產品、紡織、建材、機電、輕工、化工、交通運輸、特種設備等領域,計量檢定、校准、檢測能力覆蓋了長度、力學、熱工、電磁、無線電、流量、時間頻率、光學、化學和電離輻射等領域。省質監局直屬6家技術機構,13個國家級質檢中心,很多項目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達到國家先進水平。這些質量公共服務資源為推進“互聯網+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總體目標和時間安排

  “互聯網+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融合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物流、互聯網金融、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整合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及相關行業質量公共服務資源,建設“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面向省內、國內和國際市場,為社會提供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計量檢定校准檢測、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產品質量認證、標准查詢等互聯網在線服務,優化質量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促進貿易便利化,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改善我省經濟發展中的質量公共服務環境,促進我省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昇級。

  一期建設目標。整合省質監局10個直屬事業單位檢驗檢測及相關標准化、質量認證等質量公共服務資源,完成“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核心建設,率先開展網上在線質量公共服務。2015年9月底完成。

  二期建設目標。在一期建設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全省質監系統249家技術機構檢驗檢測及相關質量公共服務資源,整合相關行業技術機構質量公共服務資源,完成“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2016年6月底完成。


 

  四、“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主要功能

  (一)互聯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服務。

  建設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互聯網在線服務系統,為提高我省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便捷服務,為招商引資提供良好技術服務環境。改革產品質量檢驗由企業人工送樣、人工領取檢驗報告的傳統模式,引入電子商務理念,利用現代物流、網上金融等新技術,實現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的網上受理、物流傳送、網上交費、網上傳送電子檢驗報告的新模式,幫助企業降低產品質量檢驗成本,縮減檢驗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省纖維檢驗局、國家農業標准化監測與研究中心、國家移動實驗室研究發展與評價中心負責,質量管理處、產品質量監督處、執法督查處配合。)

  (二)互聯網+計量檢定校准檢測服務。

  建設計量檢定、校准、檢測互聯網在線服務系統,為推動我省裝備制造業提檔昇級,振興老工業基地提供計量技術支持。改革傳統服務方式,對需要送到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檢定、校准、檢測的計量器具實行網上受理、物流傳送、網上交費、物流傳送證書;對需要計量技術機構到現場進行檢定、校准、檢測的計量器具實行網上預約、網上交費、網上傳送證書。(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負責,計量處配合。)

  (三)互聯網+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服務。

  建設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互聯網在線服務系統,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水平,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平安龍江”建設。改革傳統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方式,對需要現場檢驗檢測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場內機動車等特種設備實現網上預約檢驗檢測服務,對需要送到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技術機構檢驗檢測的設備實現網上受理、物流傳送、網上交費、網上傳送電子檢測報告。(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配合。)

  (四)互聯網+質量認證服務。

  建設質量認證網上在線諮詢、受理、業務指導系統,提高我省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我省企業管理與國際慣例接軌。利用互聯網平臺,廣泛開展質量認證宣傳,並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網上受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質量認證、企業良好行為規范認證、農產品有機認證等質量認證申請,並利用互聯網互動平臺,開展認證過程中遠程適時業務指導。(省質量認證中心負責,認證認可處配合。)

  (五)互聯網+黑龍江省地方標准和俄羅斯標准服務。

  建設標准網上在線服務系統,提高我省標准覆蓋率,促進我省與俄羅斯貿易發展,支持“龍江絲路帶”建設。面向企業開展國際標准、國家標准、黑龍江省地方標准和俄羅斯標准的網上查詢、購買服務;根據企業需要,提供產品相關標准的諮詢、推薦,以及企業標准的制定諮詢等服務;特別是面向出口企業,提供俄羅斯標准的定向查詢、搜集服務,幫助出口企業生產滿足俄羅斯標准要求的產品;網上受理“國家農業標准化示范區”申請,制定創建服務指南,指導正式向國家申報前的創建活動。(省標准化研究院、省中俄標准研究中心負責,標准化處配合。)

  (六)互聯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服務。

  建設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信息服務系統,擴大我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知名度和數量,推動“生態龍江”建設。全面推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信息、質量技術要求、產品的地理、人文和歷史信息、法律法規信息、使用地理標志的生產企業信息、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分析等信息,不斷擴大我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我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現網上在線銷售提供推介服務;網上受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請,制定創建服務指南,指導抻報單位開展向國家正式申報前的創建活動。(標准化研究院、國家農業標准檢測與研究中心負責、法規處配合。)

  (七)互聯網+質量技術監督專家服務。

  建設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計量檢定校准檢測、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標准化、質量認證專家數據庫,為我省工業發展調結構、提檔昇級提供專家服務。要為企業提供網上專家查詢服務;開展網上視頻專題講座、答疑服務;接受企業網上預約服務申請,組織專家深入企業幫助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省標准化研究院、省質量認證中心負責,人事處配合。)

  (八)互聯網+質量公共服務資源查詢服務。

  建設檢驗檢測技術機構、檢驗檢測設備、檢驗檢測技術人員、檢驗檢測項目數據庫,以及黑龍江地方標准、俄羅斯標准、質量認證機構等數據庫,增加信息的對稱性,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面向公眾開放,提供網上在線查詢,方便企業選擇合適的技術機構為其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省纖維檢驗局負責,科學技術處、認證認可處配合。)

  (九)互聯網+質量技術人員培訓。

  建設質量技術人員網上教育培訓系統,提昇我省質量工作從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創新人纔培養模式,實現互聯網技術與教育培訓過程、內容、方法和質量評價的融合,開展網上教育培訓工作,為企業、為基層培養技術人員。(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負責,人事處配合。)

  (十)互聯網+檢驗檢測技術研發。

  建設檢驗檢測技術研發系統,提昇我省檢驗檢測技術研究的水平。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通過互聯網搜集新產品對檢驗檢測方法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檢驗檢測新方法、新標准、新技術的研究。通過互聯網接受企業申請,幫助、指導企業開展內部檢驗檢測方法研究,提高企業產品出廠檢驗水平。(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國家移動實驗室研究發展與評價中心負責。)


 

  五、行動計劃的保障措施

  (一)技術保障。

  建設“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數據中心,滿足平臺初期調試和試運行的硬件要求。進入二期建設階段,采取“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法,將平臺數據整體遷移至互聯網企業建設的“雲計算中心”,支持互聯網企業發展,節約平臺硬件投入、運營維護、安全防護和人員管理等開支。

  建設“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互聯網網站和手機版,實現網上“一站式服務”新模式,擴大“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社會影響力,形成我省質量公共服務市場品牌。(省質量技術監督信息中心負責,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配合。)

  (二)安全保障。

  高度重視“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的安全系統建設,配置統一的安全策略,確保“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運行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省質量技術監督信息中心負責,省計量檢定測試研究院、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配合。)

  (三)經費保障。

  采取質量公共服務相關技術機構自籌資金和爭取省政府支持相結合的辦法解決建設經費問題。(相關各技術機構、計劃財務審計處負責。)

  (四)組織保障。

  省質監局成立“互聯網+黑龍江省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建設過程中的綜合協調工作。各相關技術機構成立項目推進工作組,負責相關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工作。

首頁  上一頁  [1]  [2]  [3] 

【專題】黑龍江省『互聯網+』行動計劃文件匯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