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和我省“互聯網+”推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工作職能,制定省發展改革委“互聯網+”行動計劃。
一、工作思路
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增強省發展改革委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發布和公共服務能力,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投資審批改革為切入點,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為主要載體,提昇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在規劃制定、政策信息發布、諮詢互動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提高公共服務透明度和便利性,提高服務基層和企業的能力與水平。
二、工作目標
省發展改革委“互聯網+”的主要工作,是搭建“互聯網+項目審批”、“互聯網+政策信息”、“互聯網+規劃”和“互聯網+服務”四類平臺,即以互聯網為手段,推動互聯網技術與項目審批管理和政策服務支持的深度融合,在項目審批(核准、備案)、規劃編制與解讀、對企業服務支持、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等方面提檔昇級。
(一)建設信息共享、覆蓋全省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平臺與中央和市縣縱向貫通、與有關部門橫向聯通,實現對投資項目的在線審批和有效監管。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項目審批平臺產生的大數據,對產業政策和經濟形勢等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三)利用互聯網平臺及時發布重大規劃制定情況,並開展規劃解讀。
(四)利用互聯網平臺推進產業項目和其他重大項目的督導調度,及時發布有關項目信息。
(五)實現省發展改革委與企業或項目申請人在線互動,進行項目審批、政策解答,在線受理企業的諮詢和投訴。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建設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
積極與國家溝通銜接,按照國家制定的統一的接口標准和技術規范,盡快建設與中央和市縣發展改革部門縱向貫通,與國土資源、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安全監管、審計及行業管理等部門橫向聯通的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在線受理項目核准和備案申請,推行投資項目網上受理、辦理、監管“一條龍”服務,寓監管於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和質量。具體任務包括:
1、建設項目申報系統。
2、建設並聯審批系統。
3、建設項目監管系統。
4、建設項目綜合管理系統。
(二)建設全省投資項目統一代碼生成平臺
對申請審批、核准、備案相關手續的投資項目,即時生成項目整個建設周期身份標識的唯一項目代碼,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的信息、監管(處罰)信息,以及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信息,統一匯集至項目代碼,並與社會信用體系對接,作為項目後續服務和監管的載體。
(三)建設全省投資項目信息在線備案平臺
建立全省投資項目信息在線備案平臺。項目開工前,項目單位登錄在線備案平臺,通過項目代碼報備項目開工基本信息。項目開工後和竣工驗收後,項目單位在線報備項目建設動態進度和竣工基本信息。有關部門依據項目單位在線報備的項目信息,主動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和大數據信息等服務。
(四)建設全省宏觀經濟政策和信息發布平臺
1、發布我省宏觀經濟政策和信息,開展產業政策解讀,發布產業項目動態、行業市場需求信息、重大項目建設、PP P項目投資需求。
2、發布我省中長期規劃編制進展情況,征集社會對規劃的建議,及時對重大規劃進行解讀。
(五)建設省投資項目服務平臺
對省發展改革委項目審批諮詢服務投訴室進行網絡化改造,開發線上諮詢服務業務。具體任務包括:
1、在省發展改革委網站建設在線交流和留言系統。
2、開發政策發布和項目諮詢移動APP應用軟件,開展政策解答和項目諮詢,實現在線答疑與電話答復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按照國家標准和相關要求,各級發改部門應切實做好平臺和網絡硬件設施建設,保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推動互聯網技術在發展改革系統工作中的充分應用和推廣。
(二)開展互聯網相關知識和發改系統業務培訓。通過自主學習、專題培訓和業務指導等多種途徑,提昇全省發展改革系統乾部的互聯網的知識水平和發改業務服務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整章建制,按照國家立法進程,出臺和修訂我省相關項目審批和核准等方面的規定,規范各級發展改革系統在政府投資審批和企業投資核准備案管理行為,制定統一規范項目審批、監管和服務的流程,實行標准化服務。(四)加大宣傳和輿論監督力度。向社會宣傳發改系統“互聯網+”的服務項目,主動接受社會對服務水平的監督,不斷增強發展改革系統政務服務在線化和數據化功能,提供更加快捷和高效的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