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龍江省三部門聯手亮利劍 天羅地網緝拿『假五常大米』
2015-12-17 09:42: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7日訊 一場針對五常大米的品牌保衛戰正在打響。為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加強對五常大米品牌保護,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提昇龍江綠色食品品牌形象,我省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公安質監工商三部門聯動、宣傳規范打擊三位一體的方式,全力開展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工作。

  來自省工商局的信息,截至目前,全省共立案128件,查扣涉嫌假冒大米215.8噸、包裝物43萬件,移送公安機關5件。

  三部門聯手亮利劍

  近年來,各種偽劣假冒五常大米行為屢禁不止,市場上流通的五常大米總量一度竟達到五常市大米產量的10倍。

  來自五常市米業商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五常市本地大米產量只有71.4萬噸,然而,五常市的大米加工企業卻擁有560萬噸加工能力。此外,據黑龍江省大米協會統計,2013年以來,五常市稻米加工企業受各類原因制約,約有一半停產半停產。

  “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刻不容緩。

  10月16日,省市聯席會議提出,要加強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工作,打一場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硬仗。

  10月20日,省工商局以及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到五常市大米協會、大米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座談,全面了解掌握五常大米地理標志商標使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並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落實工作措施,從經濟罰、刑事案件移送罰、信用罰等方面,梳理出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及處罰上限標准。同時展開對省內外和線上線下涉及的有關市場主體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省質監局就五常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執法檢查情況提出要求,並成立三個工作組,對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開展了暗訪行動,通過暗訪收集信息,有針對性地指導各地開展五常大米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省公安廳專門派人到省工商局、省質監局了解情況,並開展了對接,與哈爾濱市公安局、五常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五常大米協會等部門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五常大米保護工作。

  10月末,省工商局、省公安廳、省質監局決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整治行動。與此同時,省工商局出臺《開展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專項整治工作要以保護五常大米品牌,促進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為目標,充分運用工商(市場監管)綜合職能,堅持線上和線下齊管,省內和省外聯動,整治和教育並行,突出整治重點,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假冒違法行為,有效遏制假冒五常大米現象,提昇五常大米商標品牌形象,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整治重點行為:一是整治侵犯五常大米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二是整治仿冒五常大米的名稱、包裝、裝潢以及產品的產地、廠址等“傍名牌”行為。三是整治非法印制五常大米商標行為。四是整治五常大米虛假宣傳等違法廣告行為。五是整治無照經營五常大米行為。六是整治銷售五常大米過程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整治重點部位,省內、外各大糧食批發市場,大型超市,五常大米專賣店、直營店,線上五常大米網點、重點網絡供求信息平臺,大米生產加工企業,五常大米包裝袋印制企業;整治重點區域,省內重點以哈爾濱市以及五常周邊地區的尚志、延壽、木蘭、賓縣、巴彥、牡丹江等市縣為主。省外重點以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省市以及吉林毗鄰五常市地區為主。

  專項行動打出“組合拳”

  11月19日,五常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公安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五常大米主產區安家和民樂兩地的米業加工企業。雖然略感意外,了解來意後,這些接受檢查的米業負責人表示,規范五常的米業加工對企業的發展和效益是有好處的,政府花錢讓企業規范生產,這是幫助企業更好地闖市場。執法人員認真查看了企業的原糧進銷臺賬,對發現的沒有按規定錄入交糧戶籍身份等問題,認真同企業負責人進行了講解和交流。

  自11月起,省工商局、省公安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哈爾濱市及五常市各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了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侵犯五常大米注冊商標專用權等六種違法行為。

  12月初,省工商局牽頭與省質監局、省公安廳組成三個聯合督導組,分赴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七臺河、鶴崗進行督導暗訪,共暗訪檢查糧食批發市場7家,大型超市4個,糧油專賣店43戶,發現涉嫌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相關案件線索10件,並將發現的案源線索及時交辦給地方工商、質監部門,並指派專人進行跟蹤督辦。省質監局根據專項執法檢查行動要求,對我省大米生產加工企業進行逐一排查,對擅自使用或偽造地理標志等違法行為給予重拳打擊,同時還成立了工作督查組和案件督導組,進一步強化對系統的監督檢查。哈爾濱市政府多部門協同配合,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有效打擊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五常市政府積極配合省直相關部門及時提供情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等相關監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五常市相關經營主體進行排查,查處違法行為,規范經營行為。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共立案128件,查扣涉嫌假冒大米215.8噸、包裝物43萬件,移送公安機關5件。

  聯合健全長效保護機制

  互聯網+時代,五常大米品牌保護還需省內外聯合,健全長效保護機制。

  省工商局於10月27日和11月19日先後兩次帶隊專程赴國家工商總局,把我省“五常大米”在外省的商標侵權等情況向國家工商總局進行了匯報。11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對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工商局專門下發了《關於協助黑龍江省工商局打擊網絡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通知》,要求按照所提供的涉嫌違法經營五常大米的電商情況進行協查,並將核查情況反饋給總局。同時,省工商局到北京新發地、王四營糧食批發市場暗訪,並與北京市工商局進行溝通。12月1日,省工商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對上海市真新糧食交易市場、上海市江橋批發市場華江糧油分場、上海市長寧區家樂福超市(上海古北店)等地走訪調查,了解掌握五常大米銷售情況,並積極與上海市工商局溝通聯絡,協調配合開展打假工作。

  建立追溯體系,用“互聯網+”夯實基礎精確保真。省工商局積極支持幫助五常市政府全力籌建作為省政府唯一官方指定網站“五常臻米網”。截止到目前,已經錄入相關企業數據信息230家,佔企業總數近80%,網站大部分板塊已經開通並上線測試。現有58家企業有意向加入五常大米防偽溯源體系,其中23家企業“三確一檢一博碼”的信息正在按流程錄入。全市所有獲證大米生產加工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將加入到五常大米防偽溯源體系,帶有博碼防偽溯源標貼的產品將進入市場銷售。

  建立健全五常大米長效保護機制。以此次專項整治為契機,省工商局研究和探討新形勢下執法工作的新特點,探索刑事司法、行政執法、行政指導、消費維權、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等新的長效保護機制。12月15日,一場專門針對地理標志商標行政指導的培訓班正在進行中,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專家和外省工商部門及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講解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和保護內容,介紹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相關經驗,地理標志商標保護、執法技巧、侵權判定……關於五常大米的長效保護機制正在形成中。

  保衛戰紀實

  ●10月16日,省市聯席會議提出,加強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工作,打一場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硬仗。

  ●10月20日,省工商局以及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到五常市大米協會、大米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座談。

  ●10月末,省工商局、省公安廳、省質監局宣布自11月1日起,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侵犯五常大米注冊商標專用權等六種違法行為。

  ●11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對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工商局專門下發了《關於協助黑龍江省工商局打擊網絡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通知》,要求按照所提供的涉嫌違法經營五常大米的電商情況進行協查,並將核查情況反饋給總局。

  ●12月初,三個聯合督導組分赴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七臺河、鶴崗進行督導暗訪。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