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打造宜居宜養健康家園
2015-12-21 07:25: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朱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21日訊 日前,全國愛衛會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督導檢查組來我省指導工作,對我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給予了充分肯定。我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在各部門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預期成效。截至目前,我省縣和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60%以上;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達到5.8%;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達到0.8%;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80.55%,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7.2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92%;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率達90%。全省共有2642個行政村環境完成綜合整治,基本實現鄉村路面整潔無雜物,路邊溝排水通暢無淤積。總體上看,我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啟動迅速,開局良好,推進有力,成效明顯。

  長期在南方做生意的一位通河人今年回到家鄉,看到相比三年前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美了、街路寬敞了、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極為震動,說啥也要回家鄉投資興業。像通河這樣依托衛生創建活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和城市管理,提昇吸引力的城市在我省已呈“星火燎原”之勢。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是“健康龍江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全國愛國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愛衛會關於全國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2015-2020年)》等文件、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和落實,把全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

  今年全省共投入資金141.32億元,用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省愛衛辦印發《關於全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督導檢查方案的通知》,對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督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具體要求,並將其納入各級領導乾部政績考核,啟動問責機制。同時抽調相關部門人員組成聯合督導檢查組,對哈爾濱、牡丹江、綏化、綏芬河等地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確保了整治行動取得實效。將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納入“健康龍江行動”、“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之中,充分發揮媒體優勢,集中報道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向公眾傳播健康生活理念,形成強大輿論聲勢,營造出了人人了解行動、人人支持行動、人人參與行動的良好社會氛圍。還把提高群眾健康保健意識、環境衛生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作為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一項重要內容加以推進。

  在落實推進整潔行動的過程中,首先以愛衛月為平臺,其次以美麗鄉村為載體。齊齊哈爾市開展“潔淨自己家園、建設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月”活動,七臺河市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農村環境整治行動,大興安嶺地區開展“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攻堅戰”,農村面貌大為改觀。牡丹江、佳木斯、雞西、鶴崗等地試行農村專職保潔員制度。

  乾淨整潔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民主村,獲得了督導檢查組的肯定。該村堅持以改善農村環境、提昇農村生產生活質量為目標,重點實施了環境綜合整治、村屯綠化和取土坑治理等工作,使該村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變化。同時制定了通俗易懂的《村規民約》、《新農村建設群眾誠信考評實施辦法》,將村民參與環境整治行為與資源承包、金融信貸、扶貧救助等權利、義務掛鉤。通過該機制的設立和運用,每年義務參與環境整治的人數都在2000人次以上,“村在林中、房在綠中、人在花中”的優美環境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珍惜和愛護。

  第三以飲水安全工程,推進整潔行動。今年國家下達我省第一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計劃14457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15660萬元,省級配套26662萬元,地方配套2253萬元,解決204.66萬農村居民和13.25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建設2802處集中供水工程,涉及3808個村屯和588所農村學校,10月底全部完工,入戶率達到95%。最後,各相關部門堅持“職責法定和權利主體”原則,在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中形成合力,公安、住建、工商等部門集中開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全省圍繞國務院《意見》和全國愛國衛生電視電話工作會議精神,還重點推進了農村改廁、病媒生物防治和衛生創建等工作。其中,被稱為“城市革命”的創建衛生城活動,城市創建成果顯著,累計創建大慶、伊春、黑河、海林4個國家衛生城市,漠河、嘉蔭、東寧、富裕、通河5個國家衛生縣城,22個省級衛生城市,45個省級衛生區,26個省級衛生縣城,16個省級衛生鄉鎮,1696個省級衛生村,294個省級健康促進社區,267個省級衛生標兵單位,4987個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水清澈了,空氣清新了,街路通暢潔淨了,城鄉綜合管理水平提高了,整潔行動在為百姓提供優美人文、自然環境的同時,也注入了“文明、環保、健康”的新理念,為百姓打造了宜居宜養的健康家園。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