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22日10時公布了國務院關於設立哈爾濱新區的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此次官方披露內容顯示,在中國北疆省會城市哈爾濱建設新區,旨在成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中國網12月22日)
近年來,東北經濟持續放緩。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的GDP增速在31個省份中排名倒數第三,僅略略好於遼寧、山西。振興東北也因此被屢次寫入國家重大規劃。國務院在《批復》指出,要把建設好哈爾濱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積極擴大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探索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新路徑,為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發揮重要支橕作用。
哈爾濱新區是東北第二個國家級新區。自1992年批復首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起,國家級新區數量已經增至16個。其中,有5個是去年批復的。今年已經批復的國家級新區已經達到5個,分別是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以及哈爾濱新區。
這麼多的國家級新區建立,有人懷疑國家級新區會不會泛濫成災,像211、985工程一樣,數量在增多,質量卻屢遭質疑。也有人評論稱除浦東新區之外,其他大部分新區的產業結構仍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總體不高,很多新區依然存在產業競爭力不強、開發建設特色不明顯等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每個國家級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改革創新試點任務,並非隨意設立。比如,上海浦東新區重點圍繞自貿區制度創新,在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加快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天津濱海新區重點圍繞京津冀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和港區協調聯動開展探索;四川天府新區則圍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開展探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大膽地試,新的措施辦法纔會產生出來,纔能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在思考:改革需要一個突破口,一塊試驗場,在這裡放手搞,萬一失敗了也不要緊,就那麼一小塊地方。結果“摸著石頭過河”的深圳人闖出了一條特區建設的路子,其發展速度可稱為“一夜崛起一座城”。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們同樣要有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勇氣和毅力,而新區的建立就是我們試和闖的試驗場。面對經濟新常態,面對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們要轉方式、調結構,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沒有新經驗、沒有新辦法絕對不行,新區建設要排除乾擾,不斷總結新的發展經驗。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用好新區這把金鑰匙,道理很簡單,物質決定意識,理論產生於實踐,只有通過新區的探索,不斷總結新的發展經驗,纔能適應新常態,促進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