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力推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發展
2015-12-30 10:52: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世佳 徐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30日訊 我省《十三五規劃建議》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構建產業新體系的重要方面,提出今後五年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搶佔經濟和科技制高點。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建立在前沿科技突破基礎上,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對經濟社會具有全局帶動和引領作用的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利於產業結構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的迫切需要。

  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義重大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有效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我省一直以煤炭、石化、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為主,產業結構偏重、產品附加值偏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我省實現傳統產業跨越發展、培育新興支柱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有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深入推進『五大規劃』實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纔能滿足和真正實現高效、生態,纔能更好地完成『五大規劃』設計的美好藍圖。尤其是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和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四個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聯系尤為緊密,對於保障『五大規劃』順利有效實施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實現我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重要途徑。受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區位條件、歷史欠賬等因素影響,黑龍江經濟發展長期處於全國中下游水平。通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纔能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步伐,加快傳統產業的昇級改造,加速提昇產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的賦稅能力,從根本上實現由弱到強的跨越。

  二、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於穩健發展、加速推進的重要階段

  規劃先行,力推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國家提出新興產業發展戰略以來,我省迅速啟動,積極落實,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及支持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新興產業發展。我省組織開展了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調研,隨後將其確定為我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陸續出臺了一些相應的發展規劃。其中,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個產業發展規劃分別於2008年、2009年、2010年出臺。同時,相繼出臺了《技術創新八大行動計劃》、《新興產業發展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和《黑龍江省關於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乾政策措施》等重要政策措施。我省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確定了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系統完善的發展規劃和支橕政策為全面推進我省新型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推動重點領域發展,實現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擴張。我省將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近期和長遠期的關鍵戰役,列為我省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的重中之重。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生物醫藥、新材料產業正在快速崛起,航天航空產業、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有些領域和項目在全國處於科技領先水平。雖然我省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剛剛起步,但已具備成長潛力大、輻射帶動力強、綜合效益好、擴張發展等諸多優勢。

  三、全面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路徑

  一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完善產業鏈、提高產業競爭力的中堅力量,也是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著力點。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發展,必須有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龍頭企業。要確定每個產業的龍頭企業,制訂有針對性的發展目標,從財政補貼、項目融資、土地供給、進出口等方面給予支持。支持龍頭企業開展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並明確龍頭企業作為技術推廣重要載體的創新和推廣責任,建立以重點企業為主體的高效的產業創新體系。加大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的力度,金融機構根據龍頭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利率和償還方式,擴大擔保物范圍,創新金融產品,滿足龍頭企業的資金需求。另外,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在境外發行股票並上市。

  二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平臺,加快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園、新型農機裝備產業園、石油石化裝備產業園、復合材料產業園、硅基新材料產業園、動漫產業園、服務外包產業園等以科技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科技園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各類園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比例大幅度上昇。

  三要優化自主創新環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要積極建立有利於推動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一是建設有利於創新的制度環境。加強技術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構建公平的競爭環境。二是建立完善的投融資體系。突破科技創新的資金瓶頸,建立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體系,集風險投資、私募基金、戰略投資、科技信貸、科技中介於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民間資本、國外資金在內的多渠道資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三是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要素資源保障。如: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便捷、專業化的信息服務;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需要的水電、通訊、用地等優先安排,提供必要保障。

  四要打造高端產學研合作平臺。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關鍵。企業是自主創新的基本載體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一是積極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建立技術引進新機制,促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使之轉化為自主知識,同時建立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實現科技從引進、模仿到創新的轉變。二是強化產學研合作機制,發揮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作用,共建高端化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利用各方資源優勢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市場實現等協同創新活動,爭取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化發展。

  五要重視培養和引進高端技術人纔。高端人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化發展的根本保證。一是加大創新型人纔和技能型人纔的培養。加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鼓勵企業參與人纔培養,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人纔的機制,促進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和技能型人纔的培養,特別要注重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纔。二是完善人纔流動和使用機制。支持科研人員在新興領域開展創新創業;完善人纔業績考核等評價制度,加強激勵力度,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新興產業人纔激勵機制。三是吸引優秀人纔來我省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大力實施高端人纔引進工程,可采取團隊引進、核心人纔引進、項目引進、政策引進等方式吸引優秀人纔和智力資源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

  六要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按照『攻克技術、培育產品、引導產業、加快發展』的基本思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在新能源領域、在新材料領域、在生物技術領域、在新型裝備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以及新型節能環保、大型電站、數控機床等關鍵技術領域,實施戰略性新興產品培育工程,突破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同時,要以『十三五規劃』的實施為契機,力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我省『五大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可以實現相關領域和新興產業的良性互動,協同推進。

責任編輯:張微

【專題】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專題】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專題】精准發力穩增長 奮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良好開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