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評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5-12-31 07:29: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年終歲尾,省委召開了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全省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今後我省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群眾,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准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於農村貧困人口。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了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省和其他省(市)區一道向中央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各級黨委政府層層立下了軍令狀。這份軍令狀不僅寫在紙上,更要刻在領導乾部的意志裡,真抓實乾,義不容辭,全力完成制定的各項脫貧目標。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扶貧攻堅』到『脫貧攻堅』,雖一字之差,卻顯境界昇華。如果扶貧只是一種動作或者狀態,那麼脫貧則意味著一種結果,脫貧就說明告別貧窮。我省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確立了分批脫貧摘帽計劃,即用4年左右時間全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應該看到,完成這樣的目標絕非輕輕松松一衝鋒就能『解決戰斗』的。我省脫貧攻堅的客觀制約因素表現在,農村貧困面很大、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啃下『最艱巨的任務』,必須拿出過硬的舉措。脫貧攻堅主觀制約因素更為嚴重,比如,思想觀念守舊、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一些縣搶著戴上貧困縣帽子、要來政策、吃上轉移支付,一些貧困戶也沒有強烈的脫貧願望,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比如,體制機制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扶貧對象不精准、施策不精當、扶貧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扶貧沒有專人抓、專人管;比如,脫貧攻堅合力還沒有形成的問題,總體扶貧力量分散,針對性不強,『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資金有效整合不夠,分配和使用效率也不高,扶貧政策同相關政策銜接不好,等等。對於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痛下決心盡快破解。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精准發力務求實效。脫貧攻堅關鍵是要找准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抓重點、解難題、把握著力點。我省脫貧攻堅已經開始攻堅拔寨,必須在精准施策上出實招,在精准推進上下實功,在精准落地上見實效。歸納起來,就是對於『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三個關鍵問題,必須要有與之相對應的方法論。打開『扶持誰』的問號,首先要精准認定貧困對象,確保真正的貧困人口一個不漏下,非貧困人口一個也不納入,在此基礎上,纔能精准管理扶貧脫貧信息,精准施行扶貧措施。打開『誰來扶』的問號,各地區要落實好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協調運轉、協同發力,同時有效動員和廣泛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事業,形成全黨全省全社會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打開『怎麼扶』的問號,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貧困群眾是扶貧的對象,更是脫貧的主體,對他們開對『藥方子』,纔能拔掉『窮根子』,強化扶貧對象的內生動力,通過發展生產脫貧、發展教育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脫貧等途徑,讓『輸血』起作用,讓『造血』有可能。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加強脫貧攻堅戰的組織領導。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省財政面臨的壓力很大,但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擔當是一以貫之的,脫貧攻堅投入要增加的態度是務實堅定的。未來中央財政勢必會加大扶貧投入,我們既要找准與國家政策扶持的契合點,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傾斜支持,又要努力增加自身對扶貧的投入,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盡可能更多地用於扶貧脫貧事業,同時,要完善機制確保扶貧資金用在當處、發揮作用、陽光運行。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脫貧攻堅擺上重要位置,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對脫貧攻堅任務倒排工期、落實責任,抓緊實施、強力推進。值得注意的是,對脫貧任務要嚴格評估驗收,不能因樣板忘記短板,不讓平均數掩蓋大多數,堅決防止出現『被脫貧』現象,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的社會監督。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單純的經濟社會發展,不是乾一項普通事業,不是一般性號召和工作要求,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部署上來,統一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上來,不辱使命,勇於擔當,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我為家鄉龍江點贊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