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夫妻倆創網站8年幫1350個"寶貝"回家 入選2015感動中國候選人
2016-01-06 08:07: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宋菲 秦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6日訊 近日,哈師大校友秦艷友和妻子入圍《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候選人的消息在哈師大校友的朋友圈裡傳開了。作為“寶貝回家”尋子網的創始人和管理者,秦艷友和張寶艷夫婦在創建網站的八年時間裡,共幫1350個家庭團聚,其中有9個黑龍江人找到回家的路,正是這種“大愛”讓夫婦二人入圍《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候選人。5日19時許,記者在央視網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投票區看到,秦艷友和張寶艷夫婦投票數已接近44萬,在22個候選人中居於領先。5日,記者輾轉電話聯系到了秦艷友夫婦,聽他們講述了“寶貝回家”背後的故事。

  孩子走丟過一次知道那種痛

  今年53歲的秦艷友1985年從哈師大物理系畢業後,回到吉林老家,現任通化師范學院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秦艷友的妻子,54歲的張寶艷,2007年辭去銀行工作,專心管理“寶貝回家”尋子網,現在秦艷友給網站做技術支持,而張寶艷則協調全國志願者,給更多孩子“找家”。

  “孩子丟了的滋味太難受了,我要幫更多的人找到孩子。”秦艷友告訴記者,兒子四歲時,有一天跟姥姥在商場裡走散,秦艷友和愛人得知後猶如晴天霹靂,幸運的是,孩子最後憑借記憶自己走回了家。雖然有驚無險,但秦艷友和妻子切身體會到了丟孩子的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痛。

  秦艷友說,從兒子“走失”後,他們夫婦開始關注被拐兒童,尋找有效的尋親方法。為此,秦艷友和張寶艷寫了個名為《路有多長》的三十集的電視劇本,雖然劇本沒有拍成電視劇。但2007年秦艷友和張寶艷商量後,按照劇本裡的模式自費創辦了“寶貝回家”尋子網,免費幫走失、被拐、被遺棄兒童尋找親人,幫助流浪、乞討、賣藝兒童回歸正常生活。

  “寶貝”裡有9個龍江人的名字

  從網站創建至今八年裡,有1350人成功回家,黑龍江有9人。打開“寶貝回家尋子網”,記者在失蹤地點輸入“黑龍江”字樣,共出現335條尋子記錄,最近的一條記錄是2015年12月13日,我省佳木斯市樺南縣的一名7歲女孩失蹤。

  張寶艷告訴記者,在千餘個成功尋親的案例中,黑龍江小伙李紅柱讓她記憶猶新。歷經希望、失望、再次希望,到最後的成功,李紅柱被拐26年後終於見到了家人。張寶艷介紹,2014年,志願者“冰凌雪”收到29歲的李紅柱來信,要求找家,所描述的情況和她目前跟進的一個案例情況基本一致。但經過DNA鑒定,李紅柱並不是那個孩子。“冰凌雪”幫他在網站做了登記,記錄下了他的詳細信息。

  1985年出生的李紅柱,約6歲的時候出去玩,被拐賣到了河北省滄州市農村的一戶人家,四年後,又被賣給了山東德州寧津縣田莊鄉西大苑村的一戶人家。1995年,李紅柱在德州養父母家上了兩年學後輟學打工,由於沒有身份證、沒有沒有戶口,沒有單位用他,只能東一家西一家地打零工。在顛沛流離多年之後,雖然終於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住處,但是李紅柱想要回家的念頭卻愈發強烈。

  張寶艷說,李紅柱提供的家庭信息並不是很清楚,只了解到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他記得老家有三間房子,房子外牆抹的是黃泥等這些簡單信息。張寶艷將李紅柱的帖子發到了網上,同時,李紅柱也到公安機關報案。隨即,黑龍江、河北、山東多地警方聯合破案,在李紅柱的養父母那獲取信息成功抓獲人販子孫某,通過孫某找到李紅柱的家庭住址,DNA比對成功後,2015年1月,被拐26年的李紅柱終於與家人團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