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1日訊 扶貧開發,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顯然,產業扶貧能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加大推進產業化發展力度,投入扶貧專項資金2億多元實施產業化項目、開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體系建設強力推進產業扶貧……近年來,為確保貧困農民穩定增收、持續增收,哈爾濱市農委加大推進產業化發展力度,持續提昇農民收入。
日前,記者采訪了哈市貧困農民、農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專家,詳細了解到哈市產業扶貧取得一定成就,但為了讓更多的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哈市的產業扶貧還要在拓寬渠道『精准』發力上下功夫。
產業項目讓貧困農戶得實惠
年關將近,周家鎮東寧村村民麼祥金正在忙著置辦年貨,他告訴記者:『通過政府部門開展的種植食用菌扶貧項目,今年我種植猴頭菇5000袋,純盈利1.5萬元,以前過年辦年貨啥都不捨得買,樣樣都要算計著,今年過年買年貨,我可以「任性一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雙城區扶貧辦不斷創新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扶持貧困農民發展食用菌種植技術,讓有限的扶貧資金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幫助貧困農民盡早盡快脫貧致富。自2013年以來,該區扶貧辦依托單城鎮政豐村的食用菌廠,實行『兩補一提供一幫助』的扶貧方法,即在貧困戶建棚、菌袋上給予資金補助,在技術上提供全程指導,在銷售上給予幫助,保證農戶獲得最佳的效益。三年來,共扶持3個村50戶貧困戶種植食用菌60萬袋。
哈市雙城區扶貧辦負責人進一步對記者解釋,區裡貧困戶與食用菌廠簽訂菌袋訂購合同,食用菌廠按照農戶選定的品種負責育菌種、制菌袋和集中養菌,按照規定時間把菌袋送到貧困戶家中。每戶貧困戶利用自家庭院,建起了不少於2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扶貧辦每棟大棚補助資金1萬元,每棟大棚1年能養2季1萬袋食用菌,區扶貧辦給予每袋2元的補助資金,最多補助5000袋,其餘為貧困戶自籌。
他說:『種植食用菌技術相對簡單,只需看住溫度和濕度就可以了,而且守家在地,因此種植食用菌的多為家庭婦女和歲數大一點的勞動力,年輕力壯的勞動力不耽誤到城裡打工。農戶以自銷為主,全部銷售到哈市蔬菜市場,對銷售有困難的農戶,食用菌廠幫助聯系客戶銷售。在正常年景下1袋食用菌最低掙1元錢,2015年,由於市場行情好,每袋菌袋掙2~3元錢。』
而這只是哈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哈市農委扶貧辦獲悉,近年來,哈市強力推進產業扶貧,持續提昇農民收入。按照貧困地區自然資源、生產條件和產業基礎的不同情況,加大推進產業化發展力度,投入扶貧專項資金2億多元開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體系建設,實施產業化項目920個,帶動貧困農戶3.9萬戶,實現人均增收1000餘元。
持續提昇貧困農民收入成重點
采訪中,哈市農委扶貧辦李建國告訴記者:『我們始終堅持抓產業,把促進貧困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作為扶貧工作的根本。立足貧困村、貧困縣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科學制定地區發展規劃,合理產業布局,做大主導產業。同時,結合產業發展謀劃一批農民增收的產業項目。』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哈市貧困村屯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產業化經濟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比重達到13%,比2010年有了大幅的提高。新增加農民經濟合作組織339個,入社農民5000餘戶,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水平進一步提昇。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雖然哈市扶貧開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哈市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較為突出。哈市農委扶貧辦李建國坦言:『貧困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家庭經營第一產業,靠種植、養殖業和非農勞務收入,收入途徑單一,增收難度大。而且哈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還比較低,農產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獲取的收入增長率低,影響和制約著貧困農民的脫貧致富進程。』
采訪時,哈爾濱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軍表示,在扶貧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優勢特色產業項目、扶貧開發方式相對落後、專項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而這些都是今後在提高農民持續增收能力上要重點解決的。
發展多種產業拓寬扶貧路
如何能讓產業扶貧更加『精准』?哈爾濱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軍說,農村貧困地區的長遠發展需要產業項目牽動。應根據哈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各縣(市)的產業規劃及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生產條件、產業基礎、交通條件和勞動力狀況等綜合因素,在當地優勢特色產業中謀劃扶貧開發項目。如,雙城的蔬菜產業;尚志、雙城、五常的實用菌產業;五常、方正、延壽、通河的水稻種植與加工產業;巴彥的生豬產業;木蘭、方正的養雞業;尚志的三莓種植與加工業;賓縣、木蘭的粘玉米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同時,依托這些優勢產業抓緊編制項目可行性報告,積極向國家和省裡申請資金支持,
也有專家表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也是扶貧開發的有效途徑。哈市應充分利用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和民俗文化特征開闢冰雪、溫泉、森林、濕地、民俗風情游等文化旅游項目,做強做精生態觀光旅游品牌。並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同時,加大科技扶貧、勞動力培訓以及提高貧困村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以適應產業項目建設的需要。
李軍還建議,在加大扶貧資金投入的同時,更應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哈市應根據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整合扶貧和相關涉農資金,集中力量解決突出貧困問題。扶貧項目資金要到村到戶,增強扶貧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監管機制,建立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終身負責制及違規使用扶貧資金終身追責制。加強對大額資金的實時監控,確保扶貧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