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收糧,關鍵環節實現『現場直播』
2016-01-17 07:3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看似自然的因果背後卻是農民們整整一年的辛勤耕耘、辛苦付出。能不能賣上好價錢更關系到農家來年的溫飽問題和生活水平。而作為產量超千億斤、佔全國總產量十分之一強的糧食大省,如何能讓農民在“種得好”的基礎上“賣得好”,更是事關我省發展的大事。記者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我省不斷規范創新糧食購銷模式,加大糧食流通領域科技投入,讓困擾農民多年的人情糧、壓級壓價等賣糧頑疾徹底根除。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高科技。

  賣糧全程可視化安心

  冬日裡走進綏化市北林區第二糧庫有限公司的農民休息大廳,溫暖撲面而來。光亮整潔的瓷磚地面、可供熱水的飲水機、不停滾動的LED屏,舒適又現代的大廳環境,絲毫不輸給以追求客戶體驗度著稱的銀行營業廳。但對農民們來說,溫暖舒適並不是他們選擇來這個市內收糧點的主要原因,畢竟與位於鄉鎮的糧庫相比,運距和進城可能會遇到的麻煩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這裡真正吸引他們的,是每個辦事窗口前那通透的大玻璃和掛在大廳牆上能將收糧全程監控實時呈現的可視系統屏。有了它們,自己的糧食從扦樣、質檢到檢斤全過程,他們可以盡收眼底。

  “以前送糧食,看著扦完樣,就只剩等的份兒了。給評什麼級完全不知道,心裡一直打鼓。現在我的糧食樣本進沒進檢驗室、誰給檢的、水分是多少、重量是多少我站在辦事窗口前或是從監控屏上全都看得一清二楚。再不用擔心被人插隊,也不用擔心被降等降級,那叫一個安心!”今年把自家產的100多噸玉米全部送到該糧庫的北林區太平川鎮東興村農民師躍偉動情地告訴記者。

  為了提高糧食收購檢驗結果透明度,確保秋糧收購的公平公正公開,糧食收購公開可視系統已在全省地方國有糧食收購企業推開。而北林區第二糧庫是全省的首個試點。糧庫經理趙建軍告訴記者,2014年9月,全省的公開可視系統推進現場會就是在這裡舉行的。“繼2014年將收糧8個關鍵點位實時同步到休息大廳的電視屏上,並將每車糧食的質檢結果在大廳LED屏上滾動播報後,2015年,我們又創新性的以窗口化的方式將休息大廳和業務科室打通,讓賣糧農民更為‘一目了然’。”

  測水驗等電子化放心

  對送糧農民而言,糧食收購所有環節中,他們最在意的就是測水驗等,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他們的賣糧收入。

  “就拿測水分來說,最早靠質檢員手掐牙咬,主觀性太大,常常有爭議。後來使用烘乾機,雖然准確率有了保證,但每份樣品的烘乾時間要40分鍾,無疑增加了售糧農民的等待時間。現在我們使用的這些電子儀器,那可真是又快又准。”在趙建軍經理的指引下,記者走進第二糧庫的檢驗室。室外全自動扦樣機取完樣後,糧食樣品就通過溜口從扦樣室直接進入檢驗室的待檢臺。此時這份樣品只有編號,沒有任何送糧人信息,完全避免了“人情糧”的存在。檢測臺上,各種精密儀器一字排開。其中最惹眼的莫過於外觀酷似手提保險箱的電子容量器和精致小巧的鹵素快速水分測定儀。“使用這個電子測水設備,一份樣品的測水時間從原來的40分鍾縮短到3~5分鍾。如果農民對測水結果有異議,我們還會用烘乾機進行二次復檢。”這裡的質檢員告訴記者,幾乎每個送糧農民都是站在窗口瞪大眼睛緊盯著她們操作,因為這些儀器上顯示的數字直接決定了他們一年勞作的收入。

  記者從省糧食局了解到,從上一收購期起,全省參與政策性糧食收購的企業都必須使用電子檢測設備和儀器進行等級、水分等項目的檢驗,杜絕感官檢驗。根據省裡對“全面推廣電子驗水設備”工作的布置,今年全省又進一步規范了電子驗水設備的使用程序,並集中開展了對玉米生霉粒、色變粒判定標准的技術培訓,為農民賣明白糧、放心糧、滿意糧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卡通”結算貼心

  綏化市三合鎮溝劉村農民袁輝去年承包了村裡的18公頃水田,加上自家的3公頃,產糧近200噸。往年想把這些糧食全賣完是個大工程,到糧庫排隊、檢質檢斤、結算數錢,每個環節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出錯。今年,全省政策性糧食收購庫點全都用上了一卡通系統,讓和袁輝一樣的送糧人嘗到了信息化的甜頭。

  在糧庫工作了28年的李秀芳向記者介紹,現在送糧農民進門出示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和糧食自產證明就可以拿到一張“一卡通”系統卡片。此時這張卡片已錄入了送糧農民的身份信息、金融信息以及對應的送糧車輛信息。隨後檢質檢斤等每個環節的數據都將直接從系統自動錄入卡片中,最後只需把卡片和身份證、銀行卡一同交給結算窗口,由工作人員對三種卡分別讀取、核對身份信息、拍照留檔後,系統就將自動結算糧款,並實時劃撥到賣糧人的銀行卡中,既節省了時間,更避免了手工錄入和面對面付款的錯誤率。

  記者從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了解到,2015收糧季,該公司在全部政策性糧食收購庫點都安裝了這種糧食收購“一卡通”系統,實現了收購資金非現金結算和統一承貸、同一支付,有效規避了先收後轉、轉圈糧、打白條、虛報庫存、套取收購資金等違規情況的發生,不但大大提高了收購效率,更確保了農民售糧資金的安全。

  袁輝告訴記者,今年賣糧,最大感覺就是“痛快”,再不用起早排隊、貪黑趕路,也不用跟著糧食滿院跑、挨個窗口賠笑臉,只要手裡攥著“一卡通”,坐在溫暖的休息室裡消消停停等著錢打到卡裡就行,這種“被服務”的感覺,那叫一個“得勁兒”。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