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水"助龍江大糧倉提檔昇級 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增
2016-01-21 09:07: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1日訊 隆冬時節,在祖國最北的黑龍江,室外溫度已經達到零下30攝氏度,然而,極寒天氣並未阻擋住水利工程建設的步伐。在尼爾基引嫩擴建骨乾一期烏裕爾河交叉工程的施工現場,正在作業中的泄水閘被扣上暖棚,炭火盆使暖棚內的溫度達到施工要求,而在大棚外的大壩上,一排排大型機械無懼嚴冬抓緊作業。

  “十二五”以來,我省水利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全省水利建設攻堅克難、紮實推進,投資額度連年飆昇,水利工程建設成效顯著。五年間,全省水利累計投資836.05億元,2015年,國家下達黑龍江省的水利投資計劃達到213.2億元,位列全國第一。當年,全省實際完成水利投資338億元,佔應完成總額的108.3%。水利工程建設為黑龍江糧食總產實現“十二連增”、實施“五大規劃”、推進八大重點產業、構建“龍江陸海絲路帶”提供了有力支橕。

  在肇源縣新站鎮新修建的嫩江大堤上,靠山村村長佟廣義在隆冬時節也會時常來走走看看。因為他期盼了多年的堅固堤防終於在2015年建成了。靠山村鄰近的是嫩江乾流治理第十五標段,2014年,這裡開展了三江治理工程,大壩的迎水面鋪築雷諾護坡、壩體加高培厚並進行了防滲處理,堤頂還澆築成水泥路面。老佟說:“這些年,靠山村人最怕漲水,2013年大水,全村4000多畝耕地受淹。現在好了,政府給修堤,村民再種地不怕水淹了。”三江治理工程是目前我省水利建設的“一號工程”。2013年秋季,黑龍江遭遇百年不遇的流域性洪澇災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災後水利建設工作,經省委、省政府積極爭取,國家決定利用3~5年時間,對黑龍江省三江乾流堤防進行系統治理。2014年,三江治理工程正式開工,工程總投資243億元,工程規劃堤防總長2904公裡,工程建成後保護總面積將達6290萬畝,保護人口1074萬人。目前,三江治理工程仍在進行緊張的冬季施工。

  “十二五”期間,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成果顯著,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全省有14個項目列入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中,多項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重大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三江治理工程完成投資97.1億元,工程全線2904公裡堤防同時開工建設,這一建設規模創造了全國水利建設史上絕無僅有的第一次。尼爾基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8.2億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工程正在全力搶工,與此同時,骨乾工程周邊配套管區也正抓建施工,確保今年春種前渠道通水,使沿線農民盡早受益。2015年,三江平原系列灌區中的興凱湖、二九?、青龍山、德龍、烏蘇鎮等5處灌區完成投資17.4億元,其中,總灌溉面積561萬畝的青龍山灌區建成後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修建的第一大灌區,並躋身我國歷史上第四大灌區。泵站主體工程總裝機流量381立方米/秒,單站流量全國第一,為全國第一大提水泵站。灌區建成後,水稻生產能力將達到67億斤,每年可以為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65.97億斤,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此外,穆棱市奮斗水庫、綏棱縣閣山水庫、胖頭泡蓄滯洪區建設等如期開工。從2011年以來實施的節水增糧行動,四年來累計投資150億元,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1500萬畝,年可增產糧食118億斤,相對於傳統灌溉,年可節水11.37億立方米,對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強力推進的同時,我省還實施了一系列非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分別建設了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6座重點城市防洪工程,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3座重點城市堤防防洪標准基本達到50年至100年一遇。完成201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70座重點小(1)型病險水庫加固工程、19座病險水閘加固工程和110個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改變了中小河流堤防缺乏治理,大水大災、小水小災的不利局面。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省委、省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民生工程,掛牌督辦,“十二五”期間,全省共解決了799.6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僅2015年,全省就新建飲水安全工程2802處,通過深井取水、淨化處理,清冽甘甜的自來水輸送到千家萬戶,農村群眾告別過去的淺層地表水,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回首“十二五”,我省水利建設經歷了投資規模最大、建設任務最重的五年,在中央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上下堅定信心、凝聚合力、多措並舉破解難題,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為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水利保障。

責任編輯:王宏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