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7日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省十一屆六次全會也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貫穿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培育新的發展優勢,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我省老工業基地經濟結構偏重的矛盾突出,傳統的增長動力日益減弱,必須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省老工業基地轉型昇級,纔能實現爬坡過坎、行穩致遠。
一、創新體制機制
我省“十三五”規劃提出,體制機制問題是制約我省發展核心癥結。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衝破思想觀念障礙、突破利益固化束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實現全省發展環境根本性轉變。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必須加快推進建立“三張清單”制度。一是權力清單。現在政府簡政放權力度很大,我省省級政府已經曬出了權力清單,將45個部門上報的10068個權力事項,一次性精簡至3119個,精簡比例為69%,力度空前。那麼接下來面對的就是如何啃下市、縣級政府權力清單改革的“硬骨頭”,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二是責任清單,有些地方簡政放權之後覺得權力下放了,不審批了也沒有責任了。實際上,從中央的要求來說,不是不審批就沒有責任了,政府必須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三是負面清單,其作用是規范政府、市場、企業三者關系的制度。過去多是正面清單,作為企業來說,不知道哪些領域能進,哪些領域不能進。負面清單則是告訴企業哪些領域不能進,其他的則完全開放。這樣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很明確地讓其知道只要是這個范圍之外的都是可以進的,這就是“法無禁止皆可為”。除此之外,負面清單實際上也是對政府權力的制約,是對政府和企業、市場關系的一種規范。
二、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我省“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驅動是破解我省結構性、資源性矛盾的根本措施和持久動力。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提昇創新能力,健全激勵機制,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創新發展新動力。一是要大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不斷提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添新動力、培育新優勢、促進新發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金相結合的的技術創新體系。依托我省科技和人纔資源,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決策、投入、研發和成果應用的主體地位,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完善支持創新的政策措施,用科技創新引領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二是要結合省情實際,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找准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工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讓創新活動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切實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昇級。加強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瞄准需求迫切、帶動明顯、基礎較好的方向和領域,圍繞產業轉型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集中力量,突破、掌握一批關鍵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戰略產品,增強產業持續創新發展能力。
三、構建產業新體系
我省“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實施《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構建產業新體系的重要手段,創新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發揮優勢、注重多點培育,突出國內有總需求增長空間和龍江有競爭優勢的重點行業,加快產業層次向中高端邁進,重塑產業競爭發展新優勢。一是提昇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用高新技術調整改造老工業基地,實施一批技術裝備提昇、主導產品昇級換代、資源精深加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等技改項目,積極推進智能制造,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瞄准國際同行業標杆推進技術改造,促進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進一步提高“黑龍江制造”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讓傳統產業浴火重生、“老樹發新芽”。二是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成長性比較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培育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新優勢。三是多領域多角度發展服務業。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適應居民消費結構昇級的趨勢,提昇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商務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的發展層次和技術含量,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