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委員聲音:應對『銀發浪潮』 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2016-01-27 12:36: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包海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7日訊 (記者 包海多)隨著中國老年人口增長,諸多養老問題接踵而至,省政協委員王寬宇、欒瑩等在黑龍江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案中提出,應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培養專業護理人纔,大力推進居家型養老。

  省政協委員王寬宇表示,政府應在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完善養老體系制度建設,大力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建設,推進居家型養老服務模式。

  省政協委員欒瑩認為,在養老機構護理隊伍上,應加強專業化培養。目前很多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都缺乏專業護理知識,而老年護理不僅要有臨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一些針對老年人需求的心理諮詢師、中醫保健等全方位專業人纔,而通常的家政服務培訓遠達不到高質量的和高素質的老年護理工作要求,因此,建議成人教育、職業院校、本科院校開設老年護理、養生保健等專業,借以加強專業護理人纔和隊伍培養建設。

  來自民革省委的省政協委員建議,目前養老服務形式主要有家庭養老、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三種。但隨著家庭結構向『421』、『420』轉變,家庭養老模式功能逐漸弱化,而敬老院、養老機構因設施、價格、管理、服務等方面問題,令許多老年人望而卻步。因此,應大力推進居家型養老服務模式,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老人足不出門或在家附近即可享受到所需服務。服務對象主要是生活能夠自理或部分自理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三無』老人,而且對高齡老人、非自理老人等絕大部分老年人同樣適用。

  民辦居家型養老模式可以有兩種,一種是經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另一種是由個人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此模式具有服務成本低、獲取服務便利等特點,既能有效緩解老年福利機構薄弱的矛盾,又彌補家庭養老不足,因此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成為應對『銀發浪潮』比較理想的選擇。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2016年黑龍江省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