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 (記者 陳南竹)一直以來,我省加快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纔的步伐,但由於地處東北邊陲,在人纔引進工作中存在經費投入不足、海外高層次人纔引進的方式單一、優惠政策落後、人纔管理和使用中工作體系、工作機制不健全等現實問題。對此,在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楊寶峰提交了關於做好引進的海外高端人纔管理的建議。
楊寶峰建議,降低人纔流動壁壘,拓寬引智渠道,促進人纔國際流動,培養更多的國際化人纔,讓中國成為國際化人纔聚集的中心。比如,進一步簡化人纔回國的手續,並根據我省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等各產業發展需要做好歸國人纔的數據庫,做好源頭身份的歸口管理。
楊寶峰認為,應加大引進人纔資金力度,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工作體系,創新服務方式,不僅要把人纔引進來,還要針對高端人纔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完善人纔發展環境。特別已經取得綠卡的海外人纔因在國內使用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級別的行政職務,因受國家政策的約束和規范較為嚴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出國學術交流和探親等。建議考慮把引進的海外高端人纔進行分類管理,具有海外人纔管理特色,不讓人纔留不住、用不好。
楊寶峰建議,拓寬留學回國人纔參政議政渠道,促進人纔在體制內外的流動。目前受乾部人事制度的限制,體制外留學人員進入公務員還存在壁壘。如果可以在各級政協或人大代表中專門設立留學人員代表制度,或逐步改革公務員考試制度,增加留學人員進入體制內的機會,可以更好滿足留學人員參政議政的願望。也更好地發揮智庫作用,為我省『五大規劃』貢獻智慧。
楊寶峰認為,應充分發揮引進人纔的作用,對於那些既懂管理又懂業務的專家學者應大膽使用,在管理任用和提拔晉昇等方面應區別於公務員和其他黨政管理乾部,不能機械套用層層『爬臺階』的乾部管理模式,要不拘一格選纔,對於品學兼優的要大膽破格任用。這樣,纔能充分調動優秀專家學者的積極性,也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真正達到人盡其纔,纔盡其用。
楊寶峰建議,充分發揮歐美同學會的優勢作用,要按照作為『黨聯系廣大留學人員的橋梁紐帶、黨和政府做好留學人員工作的助手、廣大留學人員之家』的定位要求,積極關心留學人員工作、學習、生活,反映願望訴求,維護合法權益,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把廣大留學人員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要按照『努力成為留學報國的人纔庫、建言獻策的智囊團、開展民間外交的生力軍』的新要求,努力在人纔工作、建言獻策和民間外交方面有新措施和新作為,不斷提高留學人員組織的社會影響和地位。要按照『加強組織建設,健全工作機構,配強工作力量』的工作要求,積極爭取各地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完善工作機制,改善工作條件,為開創留學人員工作嶄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