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互聯網+』模式融合冰雪產業 龍江『冰雪經濟』迎來發展黃金期
2016-01-28 08:30: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郎艾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8日訊 (記者 陳顯春 郎艾迪) 29日即將開幕的2016中國•亞布力冰雪產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為寒冷的黑龍江帶來了冰雪經濟的熱度。隨著嘉賓相繼抵達哈爾濱,論壇的聲音,也漸行漸近。在“互聯網+”模式逐漸被各個領域應用融合之際,“互聯網+冰雪”成為論壇熱詞。那麼,“互聯網+冰雪”會為龍江冰雪產業帶來哪些深刻變化?龍江“冰雪經濟”會因此迎來黃金期嗎?

  亞布力率先登陸“互聯網+” 邁出重要一步

  北京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冰雪體育產業相關的人士敏銳地嗅到了冬奧所帶來的機遇,無不為之熱血沸騰。日前,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與國內某網絡電視簽訂了冰雪體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未來將會在賽事籌辦、戶外運動旅游、冬季項目推廣等諸多領域展開全面合作,這是黑龍江打造冰雪體育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

  亞布力滑雪場相關人士表示,與網絡電視合作,用戶可通過App看到滑雪場的相關信息,完成雪場預訂、教練預約、酒店預訂等一系列商品、服務的選擇和支付環節。此外,還將提供人員和技術支持,幫助滑雪場布設網絡環境和智能設備。

  出席簽約儀式的黑龍江省體育局領導表示,滑雪場與網絡電視的合作是希望打造一個推動全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平臺,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將黑龍江冰雪資源優勢轉化為冰雪運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

  為此,哈爾濱雲智慧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春光解讀說,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在應用上可助亞布力景區在管理上更先進便捷,其最大益處還是體現在客戶端上,游客出發前,即可通過手機APP預訂相關服務,省時、省力,更可以了解到雪場環境、流量等相關信息。“互聯網讓滑雪場更透明了,游客的選擇也多樣化了。”

  “互聯網+”助力龍江冰雪 抱團取暖時代來臨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擁有近百家滑雪場,以哈爾濱為中心,呈扇面狀輻射。“唯一能合理分配這些滑雪場資源的既是運用‘互聯網+’模式,”一位論壇與會專家對記者說,“當前中國,冰雪產業發展已進入抱團取暖階段,借助‘互聯網+’這個大數據平臺,整合冰雪資源,引導游客充分利用、分配資源,最終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相應條件的雪場,這必將成為冰雪消費的趨勢。”

  “比如,一個滑雪初學者本應該選擇初級雪道練習,那麼你來到了條件設施均高級別的雪場,對消費者來說就成了浪費,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雪場資源。”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貴海博士建議,雪場應該在這方面所有考慮,距離哈市周邊較近的小規模雪場,可以在初級道上下工夫,選配專業教練以培訓滑雪愛好者為目的,待熟練後向高級別雪場輸送客源。“這就需要資源整合,也就是俗稱的‘抱團’。要避免各自為戰,你家有的我家也有,最後模式一致,大而全,都做不精。”

  “‘互聯網+’模式的優勢就在這裡顯現了,通過社交媒體讓更多人了解滑雪場規模、為滑雪場導入客流、幫助滑雪場反饋問題以提昇服務體驗,”郭春光說,“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好,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你的好是否適合自己。”

  龍江冰雪產業在“互聯網+”模式的背景下,合則多贏,隨著抱團取暖時代的來臨,龍江冰雪產業昇溫在即。

  搭乘冬奧快車,龍江冰雪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資料顯示,2015年國內550家滑雪場的年產值為30億,2025年將增長三倍達到150億,2035年預計達到500億的市場規模。這僅僅是滑雪場的經營收入,若加上整個滑雪產業的鏈條,這個數字會更龐大。

  與會專家告訴記者,黑龍江省滑雪場的數量和規模在全國位居前列。搭乘冬奧會快車,加速中國冰雪尤其是滑雪市場追趕全球市場的步伐,“互聯網+”與冰雪產業深度融合,可更有效地改造、提昇冰雪產業的發展。

  也有專家表示,從國內外滑雪市場發展分析來看,中國正處於快速發展期,而黑龍江為中國滑雪產業基礎好、開展年份早的省份,在2022冬奧會之前,黑龍江滑雪產業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會率先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互聯網+”模式的導入,必將為龍江冰雪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2016中國•亞布力冰雪產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組委會諮詢電話:0451-87558881/87558882。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