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記者 欒微)我省是人力資源大省,並非人纔強省,破解發展難題、保障群眾就業,不僅需要拔尖創新人纔,更需要現代職業教育培養的一線技術技能人纔。省政協委員孫志勇建議,應以戰略眼光、現代理念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解決學生就業難問題。
孫志勇認為,目前,我省職業教育發展存在與產業轉型昇級需求、市場經濟需求脫節,職業教育傳統理念與脫節,職業教育人纔培養模式與企業用人需求脫節,職業教育投入與發展需求脫節等問題。
孫志勇建議,『十三五』時期是我省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關鍵的五年,應當把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我省經濟轉型昇級、打造人纔強省提供支橕。應把職業教育規劃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規劃。注重與城鎮化發展規劃銜接,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就業導向作用,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重點加強農民工、農民工子女和城市轉崗就業人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
要立足市場、深化改革。始終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推動職業教育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積極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大力推行引企入校、前校後廠等模式。通過校企共建實習基地、模擬教學、一線試訓等形式,紮實穩妥地開展學生頂崗實習、工學交替和訂單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水平和職業素養,確保學生入學即招工、畢業即就業,迅速成長為技術能手。
要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建議強化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把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對各級政府經濟發展考核范圍。根據國家辦學條件基本標准和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出臺我省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准或公用經費標准,並建立穩定增長機制,力爭使高等職業院校達到或接近普通本科院校生均撥款水平。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實教育費附加30%以上用於職業教育的政策。督促企業落實國家有關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用於企業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
要放寬准入、多元發展。大力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進一步放寬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在土地使用、財政支持、政府購買服務、人纔培訓等方面明確具體支持政策,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職業教育。要改革職業教育投資模式,鼓勵優質學校、企業,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合作辦學,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因素參與辦學並享有權利,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教集團,使辦學更貼近產業需求、市場需求。
要加強宣傳、濃厚氛圍。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工作一線湧現的優秀工人群體事跡,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的觀念,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營造職業教育良好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