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打好開年第一仗 大慶油田搶時間爭速度保障油氣生產
2016-01-28 11:26: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8日訊 凜冽的西北風在曠野低吟,公路兩邊不時閃現的“磕頭機”,按照節奏堅定地運轉著,井架上鮮艷的紅旗,迎風獵獵舞動,為白雪皚皚的北國帶來一抹亮色。

  1月19日,在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采油三廠北三區塊施工現場,1205鑽井隊黨支部書記王迎春告訴記者:“自從去年底油田開發工作會議確定今年目標後,大慶油田全體員工群情振奮,立即投入到火熱的生產當中,力爭打好開局第一仗。”

  記者隨王迎春踏上井架,雖然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仍然感覺身體的熱量被瞬間吸走。昨夜飄落的雪花落在又窄又陡的梯子上,考驗著人們的平衡能力。“習慣了,這都不是難題。”王迎春笑著說:“過幾天要有大雪降溫,我們已經做好了相應准備,保證作業正常進行。野外作業是不看天氣變化的,乾到哪一步,即使天上下刀子也要衝上去。”

  站在高處,幾分鍾時間,記者就感受到那種浸入骨髓的寒意。然而,戶外作業的幾位員工卻依舊在忙碌著。“現在是打井的黃金時間,從年初到現在,我們四個班組兩班倒,人歇機器不歇。冬季施工難度相當大,泥漿、注劑都容易上凍,設備也需要提前預熱。”

  在司鑽操作房,先進的實時監控系統引起記者注意,作為油田自己的技術創新,它能夠隨時捕捉到每一個數據變化,同時,與總部聯網,每個鑽進隊的每一個數據都匯進整個油田的大數據網絡,以供統一決策。

  入冬以來,正是居民用氣、供暖的高峰期,大慶油田采氣分公司正全力滿負荷生產。記者驅車來到距大慶讓胡路區50多公裡外的肇州縣榆樹鄉董合屯第一作業區采氣101工區,這裡同樣是一番忙碌景象。工區主任邢振利告訴記者:“我們這兒是越冷越忙,為了保障民生需要,上級給我們下達任務,不允許出現停產、限產現象,要求事不過夜,出現問題馬上解決。現在我們日產氣量在140萬?160萬立方米。”

  天然氣生產絕大多數是戶外作業,冬季生產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有的氣體含水量大,在低溫下容易形成水化物,堵塞管道,必須密切監控。因此,每日戶外巡檢成為重要工作。近日由於嚴寒侵襲,井區戶外溫度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一乾就是好幾個小時。“比起當年創業,我們這點困難不算什麼。”邢振利堅定地說。

  工區黨支部書記吳賀告訴記者,進入冬季以來,采氣分公司指派專人負責跟蹤新井鑽井、壓裂試氣、設計調整、物資采購、基建施工等工作進度,排定新井運行計劃,每天落實工作進度和存在的問題,保證源源不斷的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

  站在亞洲最大的岩芯庫,人們會被有序擺放在這裡的數十萬份岩芯所震撼。“這些岩芯連起來,有40多個珠峰高。”大慶油田勘探研究院采油率一室副主任孫剛說,“這裡的岩芯都是科研人員一個一個精心采集來的,一個就有上百斤。”

  科研是保證大慶油田穩產的利器,“從水驅到聚驅、三元復合驅,乃至微生物驅,大慶油田科研人員一直堅持著研發一代、應用一代、儲備一代,保證油田高產穩產。正是靠這種精神,老油田纔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孫剛說。

  堅持一脈相承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一代石油人靠思路創新、科技進步、管理水平提昇,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2015年,勘探、開發、技術、管理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業績,生產原油3838.6萬噸、天然氣35.3億立方米,圓滿完成了全年油氣生產任務。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大慶油田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深入實施業務增長、效益提昇、優勢集聚、基礎保障“四大工程”,努力實現穩油增氣、規模效益、外部市場、降本增效、改革創新“五個突破”,繼續建設面向世界的油氣生產、三次采油、工程服務、裝備制造、油氣樞紐“五大中心”,為中國石油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和龍江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再做貢獻。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

【專題】學講話 謀振興 闖新路

【專題】我為家鄉龍江點贊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