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29日訊 “毒豇豆”“地溝油”“問題奶粉”……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在本屆省政協會議上,委員們紛紛就“如何讓百姓吃得放心”建言獻策。
省政協委員王紅梅在調研中發現,市民買到問題食品,往往不知怎樣鑒定,如何投訴,費用該怎麼算。對此她建議,我省應充分整合並利用院校、大企業的食品安全檢測資源,成立公共食品安全檢測權威機構,並及時將食品安全有關信息通報同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形成整體防控合力。建立並完善食品安全標准體系。
據統計,哈市目前約有2200餘家豆制品加工點,但有正規執照的僅為70餘家,其餘均為無證經營作坊。
對此,王紅梅建議,我省應由質監與衛生部門加大對豆制產品企業的規范扶持,對生產環境差、證照不全、整改不達標的作坊堅決予以取締。
王紅梅還表示,我省應對豆制品構建全程質量可追溯體系,通過加強對各類餐飲業日常衛生安全監管,督促建立健全豆制品進貨臺賬、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查驗制度,從根源上切斷“黑心”產品的銷路。
責任編輯:王宏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