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4日訊 由於售價較高,進口水果常被視為水果中的“貴族”,但隨著進口量增加,近年來進口水果的價格逐漸下滑,成為市民“新寵”。
“智利車厘子原價59.8元/斤,促銷價只需39.8元,大家快來選購吧!”促銷員劉女士向來往顧客說。果皮暗紅色,果肉細膩,堅實多汁,非常新鮮,“這些車厘子個頭真大,樣子看起來真喜人,價格也便宜不少。”多名顧客一邊選購一邊議論著。
1月30日,在東風新村一家大型水果超市,記者注意到,店內精品水果專櫃上擺滿了各種進口水果,進口牛油果標價10元一個,一種名為“世界第一果”的水果40元一個,不少市民圍著選購。
除車厘子外,藍莓等也已成為常見的“洋水果”,此前,受進口量少等因素影響,這些“洋水果”在市場上售價相對很高,使得消費者想愛卻愛不起來。
如今,隨著進口量的增加,“洋水果”姿態逐漸放低,成為普通消費者買得起的水果了。
在一家大型購物廣場的超市,記者了解到,車厘子售價為每公斤99.8元,僅車厘子一項,節前這幾天的銷量就是平時的五六倍。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進口水果的質量、口感廣受消費者歡迎,而且隨著運輸條件的便利和國產水果整體水平提昇帶來的成本增加,現在國產水果和進口水果的價格差距正在逐漸減小。
在一路一帶線路貫通的大背景下,水果進出口渠道日漸便捷暢通,水果新鮮度提昇,加之物流成本下降,進口水果有望在今年春節水果消費市場佔下“小半壁江山”。
果肉細膩的金鑽鳳梨、俗稱“長壽果”的臺農木瓜、“喝牛奶長大的”蓮霧、獨特風味的釋迦和水仙芒……這些“土生土長”的臺灣特色水果作為“年貨”,都出現在大慶市超市的貨架上。
顧客張女士說:“臺灣水果味道很清甜,前幾天,我各樣買了一個試吃了一下,味道特別好,今天再來買一些,送給親戚朋友也嘗嘗鮮。”
對於北方的消費者來說,接受臺灣水果需要一個過程。“大部分人一開始抱著獵奇的心態,但慢慢就能被水果的味道吸引。”選購水果的劉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