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5日訊 當互聯網深入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時候,我們的就醫方式正借助互聯網而改變。你感覺生病的時候,第一選擇是什麼?是馬上到醫院排隊就醫,還是立即通過互聯網找到醫生進行諮詢?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第一時間能找到醫生。這就是互聯網醫療展現給我們的新就醫方式。近日,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等一些大型醫院,感受到互聯網醫療悄悄來到了人們的身邊。
通過互聯網預約就醫更便利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就醫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1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位於門診大樓4樓的互聯網醫院醫生值班室。值班的消化二科醫生鄭磊正在互聯網醫院的入口QQ門診答復求醫者的就醫諮詢。就醫的是一位32歲懷孕31周的孕婦劉暢。她感覺不適想找婦產科主任李耀霞給看看。患者到達之前,鄭磊聯系後就告訴她到婦產科住院處找李主任。
記者跟隨患者來到婦產科,李耀霞主任看了患者帶來的在別的醫院就醫資料後,把她帶到超聲室檢查。經檢查發現,患者的胎位不正。
“胎兒到32周的時候就固定了位置,你現在是31周,還可以調整改變。再晚可就麻煩了。”李耀霞說。她告訴患者調整方式是晚上睡覺采取左側位,並告訴隨同來的患者的丈夫用藥為其熏蒸腳部幫助調整。患者需要做一個4維彩超,以進一步確定胎兒位置及調整幅度。而這樣的檢查要提前兩周預約纔行,但通過互聯網預約就診的患者可以走綠色通道。李耀霞聯系後告訴可以馬上去做檢查。
“凡是互聯網預約的患者,我們醫生只要有時間都去滿足患者需求,並積極為其安排。”李主任告訴記者。
“真沒想到,互聯網醫院讓我們今天不用排隊就實現了看病。太方便了,真讓我們驚喜。不然的話,今天李耀霞主任不出門診,我們就白跑了一趟,可能還誤了看病的時間。”患者劉暢的丈夫高興地說。
該互聯網醫院負責人王影告訴記者:“我們醫院已經完全實現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院剛運行幾天,每天有35人左右上網就醫諮詢,確定需要前來就診的約15人,現都滿意地看了病。”她告訴記者,現在互聯網醫院的就醫入口有兩個,一個是QQ,另一個是APP,醫院正在開發第三個入口即微信。患者可以通過這些入口上網找到值班醫生諮詢病情,上傳相關的病情資料和檢查的照片等,24小時在線值班醫生通過諮詢和資料初步確定病情,如果不能確定的,醫院還有專家團隨時服務,以確定患者病情,明確要看哪個科室,看哪個醫生最合適,值班醫生為其預約醫生和相關的檢查項目,患者來到後直接到醫生診室看病。患者的相關費用通過手機的網上銀行就可完成支付,待相關的檢查結果出來,也能在手機上看到,如果需要打印,有自助打印機完成。
記者先後走訪了兒童醫院、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等,像這樣的互聯網醫院服務在各大醫院逐漸開展起來,患者感覺越來越方便。互聯網醫院已經悄悄地來到人們身邊,正在影響並改變著人們的就醫方式。
醫生和設施資源利用效率提高
互聯網就醫方式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就醫觀念,讓患者不出家門在網上就能夠找到醫生,安排好時間,從容地看病。
改變就醫模式需要醫院和醫生作出徹底的調整,尤其醫院,必須為這一模式做好各種准備。“作為互聯網醫院,就是要以最短的時間為患者找到最合適的醫生看病,為患者節省時間,讓患者有條不紊地看病。”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院長孟慶剛說。
孟慶剛告訴記者,互聯網醫院需要大量的網絡設備和維護網絡的人員。患者就醫方便,是緣於後臺大量的運營工作,這需要大量的維護工程師、服務人員,另一方面,醫院也因為網絡的大量應用,以前的掛號、收款、藥房等可以大量減少人員,有的可以取消。患者能在網上輕易完成的就醫環節,醫院就可以取消。網上掛號、預約、繳款、藥物配送等一系列與互聯網服務相關的配套服務正在逐漸建立起來,有的已經完全成型。
對於醫生這一醫院彈性最大的資源,如何提高效率最關鍵。孟院長說,醫院一方面減少互聯網可以替代的服務人員,一方面加強互聯網環節的人員配備,讓醫生診療時間更充裕、看病效率更高。
借助大數據互聯網醫院可望“三贏”
該互聯網醫院負責人王影告訴記者,隨著醫院開發更多的網上門診入口,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走進互聯網醫院,為此,醫院在增加值班醫生的同時,也建起龐大的專家團。目前全院6名全科醫生已有2/3在這裡工作,對於專家團,醫院要求只有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生就可參加專家團,這些醫生熱情高漲,紛紛報名加入,只要在線值班醫生有無法確定的病情,專家團的醫生在兩分鍾內都能給予積極響應支持。目前,只要是進入互聯網醫院的患者都享受掛號免費、優先就診、綠色通道等醫療服務。醫院通過這些方式並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患者走進互聯網醫院。同時,針對老年患者,醫院正在研究如何讓他們更方便地走進互聯網通道。
近年來,哈爾濱市各大醫院都在建設數字化醫院,網上預約掛號、電子病歷、網上繳費等逐步實現,患者就診的醫療數據都存儲在網絡中,方便醫生調取使用。這奠定了醫生高效診療的基礎。現在,各大醫院都存儲了大量的患者醫療數據,讓醫生診療可以更准確。哈爾濱市互聯網數字化醫院正在不斷完善。
“我們從2009年開始試點電子病歷,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醫療數據,患者來源、檢驗數據、影像資料都實現數字化,存儲在醫院服務器中。現在已經存儲了超過30萬份的患者數據,為醫生診療提供了歷史資料。對來過醫院的患者,醫生可以把患者以往的病例相關資料調閱,方便確診。”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信息科主任郭剛告訴記者。
對於互聯網醫院中的醫生效率,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懷寧告訴記者,如果醫生接診前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對醫生來說不但縮短看病的時間,而且診斷還會更准確。在看病過程中,醫生能夠就患者某一方面的身體狀況更有針對性、更詳細地詢問,醫生患者由此都受益。互聯網醫院就醫模式,能夠把醫院的醫生、設施等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患者又能夠通過預約諮詢,安排好就醫時間,實現醫生、醫院和患者“三贏”。